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机关简介>>直属事业单位
[ 索引号 ] 11500000MB15895317/2022-00113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科技 [ 体裁分类 ] 下属机构
[ 发布机构 ] 市科技局
[ 成文日期 ] 2022-09-09 [ 发布日期 ] 2022-09-09
[ 索引号 ] 11500000MB15895317/2022-00113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科技
[ 体裁分类 ] 下属机构
[ 发布机构 ] 市科技局
[ 成文日期 ] 2022-09-09
[ 发布日期 ] 2022-09-09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日期:2022-09-09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创建于1930年,前身为原国民政府中央工业试验所,现为重庆市科技局直属副厅局级事业单位。全院设有中药生药、中药种植、中药化学、中药药理毒理、冬虫夏草等12个研究所和9个行政后勤处室,建立了潼南分院、江津分院等科研分支机构,另挂有重庆市中药博物馆牌子。在职职工238名,其中,专职科研人员208名(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74名、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4名、国家新药评审专家6名),建有博士后工作站。全院配置科研仪器设备价值5314万元,拥有中药鉴定学、中药生药学、中药化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以及濒危药材繁育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中国中药资源中心重庆分中心、重庆市药物安全评价中心、重庆市中药大健康工程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7个,形成了中药资源、良种选育、药材种植、新药及健康产品研发、药物质量标准研究、药物安全性评价等涵盖中药全产业链的科技服务体系。是国内成立时间较早、规模较大、学科配套齐全、标本收藏量多的省级中药专业科研机构。

近5年来,全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核心任务,认真落实国家和重庆市科技政策,积极探索科研新体制机制,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强化制度创新,更好服务科研人员。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简化预算编制调整程序、提高间接费用比重、设立青年基金项目、解决野外工作无票报销难题等,调动了科研人员积极性。在科研活动管理方面,实施了科研项目层级管理制度和科研人员绩效量化计分办法,强化了科研活动监督审查和科研绩效量化考核。在科研人员管理方面,率先开展了重庆市首席科学家制度试点,赋予首席科学家多项自主权利,带领团队在岗创业;推动精简行政人员,充实壮大科研力量。二是优化学科平台,着力聚焦市场需求。整合全院学科资源,凝练形成了5个重点学科,着力建设中药资源研究、药物安全性评价、中药分析检测、大健康产品中试4个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开展了平台法人化试点。其中,大健康中心获批建设2个市级科技平台,中药质量检测中心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十位,江津分院和潼南分院均获批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和“星创天地”,市政府重点投资项目“重庆市中药资源创新中心”即将落地江津分院。三是夯实人才支撑,加速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注重引进和培育博士和高级职称人才,为全院科技创新事业提供强大人才支撑。近5年共引进硕、博士及副高职以上人才21名,博士后工作站出站人员2名,职工攻读博士毕业8名,全院硕、博士达到69名;与西南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南岸区、四川省泸州市、重庆天圣制药等分别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四是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创新能力。2015年至2018年,共获得国家和市级科研项目支持300余项,争取各类科技经费超过1.5亿元;建成市级以上科研平台4个,突破中药关键技术40项以上,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0余件,发表SCI、CSCD论文100余篇,编制药材行业标准50余个,主、参编学术著作10余部,研发新产品30余个。在全国率先构建了“两体三象”的中药大健康理论体系,“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项目获得2018年度国家考评优秀等级,中药资源普查“三段质控”和“两个结合”质量管理模式获全国推广。五是加速成果转化,切实推动科技创业。制定实施了全院《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办法》,建成市级众创空间1个,推动全院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孵化企业12家。推动实现了制药公司增资扩股和混合所有制改造,完成环保搬迁扩建和新版GMP认证,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积极推动了科技信息中心、临床门诊部转型发展。新组建了院资产管理平台公司,统一管理运营院属实体,成果转化收益达3000余万元。六是发挥公益职能,积极开展科技公共服务。帮助区县制定中药产业发展规划、方案7部,通过举办专题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每年为相关区县培训中药材技术人员2000人次以上,每年选派国家“三区”科技特派员20名以上,直接服务于全市中药材主产区县中药企业中药种植户,推动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中药农业实现年产值近亿元,为全市及周边区域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全链条支撑服务。发挥中药科技优势,积极参与市科技局扶贫集团定点帮扶万州区龙驹镇脱贫攻坚。发挥中药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作用,年均接待社会各界和中小学师生参观学习5000余人次,积极参与市级大型科普活动,多次获得上级部门表彰。七是立足未来发展,国家重大工程成功落地。2017年积极申报了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省级中医药科研机构能力提升建设项目,拟从科研基础设施升级和创新能力提升两方面入手加快打造中西部中医药科技创新中心。目前已作为全国11家中医药科研机构之一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纳入项目建设单位,中央财政专项投入1亿元,市级财政配套5000万元,计划今年6月动工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