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MB15895317/2021-00304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科技、教育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科技局
[ 成文日期 ] 2021-11-17 [ 发布日期 ] 2021-11-17
[ 索引号 ] 11500000MB15895317/2021-00304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科技、教育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科技局
[ 成文日期 ] 2021-11-17
[ 发布日期 ] 2021-11-17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856号建议答复函

日期:2021-11-17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856号建议答复函

郭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议》(第0856号)收悉,该建议对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经市科技局与西部(重庆)科学城管委会、沙坪坝区政府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20209月,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动员大会召开,提出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聚焦科学主题“铸魂”,面向未来发展“筑城”,联动全城创新“赋能”,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当前,西部(重庆)科学城以“科学之城、创新高地”为总体定位,紧扣“五个科学”“五个科技”,聚焦科学主题“铸魂”,面向未来发展“筑城”,联动全域创新“赋能”,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汇聚全市高端创新资源,初步构建要素聚合、主体协同、氛围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目前,西部(重庆)科学城正加速促协同、建平台、谋布局、优环境、壮主体,努力建成创新驱动新引擎和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一、建设整体情况

(一)深化校地合作,做强创新引擎

推进重点校地项目。截至7月底,高校及科研院所参与科学城建设已签约项目27个。其中,5个项目已投用,12个项目正在开工建设,10个项目正积极推进可研、设计、选址等前期工作。打造校地合作交流平台。召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参与科技创新中心、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项目调度会,加强部门协作配合,谋划组建校地协同创新联盟。制定校地协同创新政策。组织召开西部(重庆)科学城和大学城融合发展座谈会,启动编制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扶持办法,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建设环大学创新生态圈。依托大学城高校“金角银边”打造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大创谷·梦花园升级投用,基本实现全链条式创新创业服务;启动编制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建设实施方案,联合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高校,打造产教融合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示范空间。

(二)集聚创新平台,强化创新支撑

集聚科学机构。重点引入超瞬态实验装置、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重庆中心、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等关键设施平台,成功引进华为鲲鹏计算产业生态西部中心、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等领军企业创新总部,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研发基地、金康新能源创新研发项目、区块链研究院等项目已有序推进,高端创新资源进一步集聚。构建高水平实验室体系。聚焦生命健康领域,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积极谋划建设金凤实验室。新认定复杂环境通信等15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累计已达91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占全市比重达50%打造研发机构集群。健全完善“区域—省市—国家”研发机构梯级培育体系,市级以上研发机构累计达293个。筹备成立创新研发平台发展联盟,吸纳80余个区级以上研发机构加盟。谋划打造研发机构集聚区,充分发挥研发机构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三)谋划工作路径,做实布局谋篇

起草“五个科学”“五个科技”实施方案。进一步认识“五个科学”“五个科技”内涵,编制项目化、清单化、任务化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针对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作出的“五个科学”“五个科技”工作部署。编制“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按照“明方向、定空间、建体系”三大核心要求,既充分突显科学主题,同时考虑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创新生态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对高新区作为科学城核心区要承担的科技创新功能使命和任务进行了长远谋划和深入布局。谋划绿色发展五年行动方案。全面梳理“十三五”时期绿色发展方面已开展的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结合实际提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现代产业体系、碳达峰与碳中和等重点领域的目标、重点任务与保障措施。

(四)深化科技服务,促进成果转化

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核心引领区。加快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深入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重庆大学、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等试点单位的改革工作有序推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引进科技服务大市场,谋划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校地协同创新平台,搭建高校院所与企业间的成果转化桥梁及服务生态,促进成果转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持续优化科技服务。简化技术合同登记服务流程,上半年新认定技术合同117项、成交额1.02亿元,72项科技成果入选2020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拟奖名单。

(五)壮大创新主体,激发创新活力

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研究落实好《重庆高新区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企业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组织召开政策宣讲会,启动2020年度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的申报及兑付工作,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科技创新。深耕科技人才服务。在全市率先开展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服务试点改革,办理境外许可申请、境内许可延期等业务40余人次,制发外国人工作许可证17张。

二、建议吸纳情况

关于“下大力气集聚重量级科技研发机构”的建议。截至目前,西部(重庆)科学城正加速推动重大研发平台落地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一期等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争取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项目尽快投用,重庆大学科学中心、中冶赛迪工业智能制造中心等项目力争下半年开工建设。截至目前,集聚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等43个高端研发机构,研究论证高校科研院所参与科学城建设项目并纳入推进计划50个,已签约重点项目27个。加快完善“区域—省市—国家”研发机构梯级培育体系,培育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实验室等国家科技创新基地7个,市级以上研发机构累计达272个,组织开展区级企业研发创新中心培育。下一步,市科技局将会同西部(重庆)科学城管委会积极引导已落地研发平台创新管理体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孵化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加快引入高水平研究队伍,有序开展颠覆性和前沿引领创新研究,力争取得一批具有应用前景的原创性成果。

关于“规划打造科学大道创新主轴”的建议。西部(重庆)科学城国土空间规划以“科学支撑、创新高地”为总体定位,以高新区直管园作为集聚基础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功能的核心引擎,规划为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地、新科学新技术诞生地和新兴产业策源地。科学大道定位为城市综合大道,全长约66公里,纵贯南北、穿越绿心、直抵两江,构成科学城发展主轴,集聚交通通达、形象展示、绿色共享、智慧科学为一体。截至目前,科学大道已完成工程总量的42.5%,其中,土石方挖方完成320万方,完成比例90.4%;填方完成101万方,完成比例50.5%;管廊完成6.8km,完成比例65%。面向未来的“科创之轴”将加速集聚科创要素、展现科技场景,串连多个创新创业园、大学校园、成果转化园,实现基础设施加城市服务、科学加人本、城市加自然的有机融合。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会同西部(重庆)科学城管委会、沙坪坝区政府等协办单位进一步加快推进研发机构建设,加快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区,大力引进名校、大院、央企创办新型研发机构,延伸布局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建设新型高端研发机构集群。同时,做好国土空间有效规划、建设、管理,为近期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提供空间保障,推动科学城高质量发展。我们真诚恳请郭钢代表持续关注西部(重庆)科学城发展,继续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为夯实科学城创新主平台,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此复函已经许洪斌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你们)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2021年8月20日

      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