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5895317/2025-00024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科技 | [ 体裁分类 ] | 人大建议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科技局 | ||
[ 成文日期 ] | 2025-05-23 | [ 发布日期 ] | 2025-05-23 |
[ 索引号 ] | 11500000MB15895317/2025-00024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科技 |
[ 体裁分类 ] | 人大建议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科技局 |
[ 成文日期 ] | 2025-05-23 |
[ 发布日期 ] | 2025-05-23 |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342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徐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夯实医药科创平台建设、提升新质健康服务能力的建议》(第1342号)收悉。经研究办理,关于“推动管理侧合理化变革”“强化需求侧精准化支持”“实施研发侧链条化创新”“优化服务侧体系化供给”等事项均已经采纳。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推动管理侧合理化变革”事项
一是统筹科创平台布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等单位联合印发《重庆市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对现有市级科技创新基地进行分类梳理,优化调整现有市科技创新基地,根据疾病领域和区域布局要求,重点在重庆高新区、两江新区、巴南区等区域差异化布局医药科创平台。建有市级及以上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创新平台197个,其中建有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12个,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5个,市级技术创新中心5个。二是完善创新激励制度。修订《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出台《重庆市加快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若干措施》《重庆市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不断完善职务科技成果管理、收益分配激励机制等方面制度体系。重庆高新区印发《关于促进重庆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办法(修订)》,支持重庆高新区直管园范围内生物医药企业或机构,对创新药、改良型新药和已上市生物制品完成临床Ⅰ、Ⅱ、Ⅲ期,分别按照该阶段实际研发投入费用的10%、20%、30%给予支持。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市科技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重庆市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负面清单”管理办法(试行)》,深化科研项目与经费管理改革,赋予科研经费使用更大自主权,切实提升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修订《重庆市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明确实行经费“包干制”的项目不编制预(概)算;在项目组织实施原有主体的基础上,增加其他主体类别,明确通过区域协同、部门联动、市区(县)联动、政企联动等方式组织实施的项目,相关单位可以作为联合实施主体参与项目需求征集、实施方案论证、申报推荐、实施管理和监督等工作。
二、关于“强化需求侧精准化支持”事项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两重”项目。加强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国家部委对接,组织金凤实验室、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市内优势单位积极申报国家“两重”项目,重庆脑与智能科学中心申报的“意识与认知障碍解码与调控的新型脑机接口技术研究和共性服务平台”获批“两重”项目立项,经颅聚焦超声无创治疗重大脑疾病中试平台、时空病理诊断技术创新应用平台等4个项目纳入科技部第一批科技领域“两重”项目推荐清单。二是出台提高创新策源能力的专项政策。在产业科技创新政策方面,印发《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重庆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部署突破一批生物医药关键技术、打造一批生物医药领域的研发平台、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企业等重点任务。在人才聚集政策方面,出台《新重庆青年创新人才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重庆市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创新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构建青年人才梯次培养体系,鼓励和支持留学人员以创业带动就业、创新助力发展。在成果转化政策方面,印发《支持重庆国际生物城建设生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地若干措施》,提升重庆国际生物城市生物医药原始创新能力,“以点带面”探索促进国内外新医科成果在渝大规模高效率转移转化有效路径。三是打造特色化和标准化的生物资源库。依托金凤实验室、市健康资源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成西部最大人类遗传资源库,完成50万份人群遗传资源采集与保藏,建立国内首个从样本和数据采集、运输、DNA提取、样品质控的全流程控制体系,正加快建设国家干细胞资源库西部分中心、重庆市医学生物样本数据资源库、标准化病理资源库、国家数字血库等医药科技基础设施,推动金凤实验室打造精准诊断科技创新“总平台”,构建“科研单元—技术平台—生物资源”科研矩阵。
三、关于“实施研发侧链条化创新”事项
一是优化创新链部署。截至2024年底,生物医药领域已布局实施新型多肽药物、新型细胞类药物等主攻方向的36项市级科技重大项目。智翔金泰自主研发的赛立奇单抗注射液成为银屑病治疗领域首个国产白介素17A靶点的单抗药物,重庆精准生物自主研发的治疗儿童白血病的pCAR-19B细胞自体回输制剂获准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优先审评品种”,并提交上市申请。研制了消化内镜、手术动力装置、高端血液透析机、海扶刀、体外诊断试剂等智慧医疗装备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是服务产业链建设。开发“经济·成果快转”应用平台,搭建“线上+线下”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转化、交易全链条服务体系,举办重庆市技术经理人合作交流大会。。2024年,全市科技服务业规上企业588家,营业收入644.05亿元、同比增长0.6%;截至2025年2月,全市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达1483家、科技型企业14204家,同比分别增长25.04%和8.26%。
四、关于“优化服务侧体系化供给”事项
一是加强“防控”技术供给。支持市疾控中心、重庆智翔金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优势单位开展重大突发传染病风险评估和预警、智能流行病学调查管理及辅助决策等预防技术研究。市疾控中心建成传染病预测预警平台,接入全市二级以上医院数据,2023年流感疫苗接种覆盖率同比提升15%。二是加强“诊断”技术供给。支持金凤实验室、西南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等优势单位开展恶性脑肿瘤区域免疫病理表型诊断、脑肿瘤微环境刻画等诊断技术研究,构建国内首个“中国人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甲基化聚类图谱”疾病分型新体系,研制全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多重免疫荧光扫描分析系统。三是“治疗”技术供给。支持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优势单位开展AI+消化道早期癌、糖尿病、肾病等常见病辅助决策与精准治疗、老龄疾病机器人手术等治疗技术研究,肿瘤个性化治疗方案AI生成系统在5家三甲医院开展临床应用,患者平均治疗周期缩短20%。
此答复函已经明炬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场景进行评价
(此页无正文)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