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MB15895317/2025-00076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科技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科技局
[ 成文日期 ] 2025-08-28 [ 发布日期 ] 2025-08-28
[ 索引号 ] 11500000MB15895317/2025-00076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科技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科技局
[ 成文日期 ] 2025-08-28
[ 发布日期 ] 2025-08-28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275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2025-08-28

娄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助力“416”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第0275号)收悉。经与市大数据发展局、市经济信息委共同研究办理,“打通跨部门的数据壁垒”“进一步开放系统权限,完善系统功能”“建立统一标准的科企、高企储备库”事项已经采纳。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打通跨部门的数据壁垒”情况

根据数字重庆“1361”总体构架,市大数据发展局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构架、统一标准、统一支撑、统一管理、统一运维”原则,综合集成全市部门区县的系统、组件、数据、云网等数字资源,建设重庆市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实现全市数字资源一本账管理、一站式浏览、一揽子申请、一体化配置,有效解决“信息孤岛”“数据烟囱”问题。数据共享扩增到17万类,6大基础数据库1000余个接口累计调用量超10亿次,支撑全市1000余个应用开发使用。市科技局加快推进“科企智服”应用建设,围绕“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以服务科技企业为导向,聚焦数字赋能、平台支撑、生态构建,强化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通过重庆市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调用市经济信息委、市市场监管局、市人力社保局、市统计局等市级部门的9类数据,迭代科技部创新积分制评价模型,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定级,赋能企业精准画像。

下一步,我们将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算力支撑体系,推动“疆算入渝”,以一体化算力服务赋能产业发展和数字重庆建设。二是用好重庆市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数据资源,加强与相关市级部门、区县的联动对接,加大企业数据的归集和治理,不断丰富和完善企业创新能力测评数据,实现企业精准画像。三是修订《重庆市科技型企业入库实施细则》,依托“科企智服”应用数据资源,增加科技型企业申报“一键认定”方式,实现从“填报制”向“确认制”转变,最大化实现企业减表减量的目标。

二、关于“进一步开放系统权限,完善系统功能”情况

“科企智服”应用围绕创新主体培育核心业务,针对服务科技企业培育发展中的高频需求,着力解决企业侧和政府侧“三不两难”问题(企业如何申报科企、争取创新资源等方面不精准、不及时、不便捷,政府使用传统手段难以快速甄别优质企业,难以精准跟踪企业创新发展),设计开发“创新测评服务”“申报认定服务”“科创资源服务”“‘双倍增’成效复盘”等4个一级场景,“企业信息归集”“企业测评画像”“企业申报服务”“科创资源匹配”“科技金融支持”等12个二级场景,共计115个业务事项,力求通过数字化手段为企业提供精准的科创政策推送、金融产品推荐、科创资源对接等服务,联动市级部门、区县构建协同聚合的科技企业“一站式”数字化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助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拓展“科企智服”融合应用场景,坚持科技企业需求导向,以数据流打通业务流、执行流,优化业务流程,不断提升企业的使用便利性和感知度。二是完善“科企智服”应用功能,推动与相关市级部门实现数据和组件共享协同,进一步梳理整合涉及科技企业的服务事项,拉长企业服务链条,拓宽企业服务覆盖面,全维度解决企业科技创新发展难题。

三、关于“建立统一标准的科企、高企储备库”情况

一是完善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出台《重庆市科技领军企业培育行动计划(2024—2027年)》,提出8个方面24条支持举措,加大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力度。实施“双倍增”持续促进行动,截至目前,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123家,科技型企业达到74725家。实施“小巨人”“独角兽”计划,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31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6家,独角兽企业7家。二是探索打造“教育+人才+科创+产业”的生态模式,新建明月湖科创园特色园区2个,累计建设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10个,建成市级以上孵化器114家,在孵小微企业1.83万家。三是依托“科企智服”应用构建全周期全链条的企业培育体系,数字化筛选“双倍增”行动计划培育对象,建设科技型企业培育库、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指导区县开展精准培育和惠企服务,提升整体智治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科技企业梯度培育,建立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库,“一企一策”打造一批“渝字号”科技领军企业。提质提速“双倍增”行动,力争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分别突破1万家和7.5万家。优化企业协同发展机制,力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34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20家,独角兽企业达到9家。二是加快科技企业生成孵化,复制推广明月湖模式,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和产业化商业化水平,推动小微科技企业铺天盖地。放大研究院经济示范效应,建设“产业生成+成果转化+技术创新+专业服务”研究院经济矩阵体系,提升产业本地生成能力。三是提升“科企智服”应用实战效能,强化AI赋能,指导区县精准对接“双倍增”行动计划培养对象,提高服务企业质效,不断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此答复函已经明炬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场景进行评价。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7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