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5895317/2020-00741 | [ 发文字号 ] | 渝科局函〔2020〕243号 |
[ 主题分类 ] | 科技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科技局 | ||
[ 成文日期 ] | 2020-05-29 | [ 发布日期 ] | 2020-09-16 |
[ 索引号 ] | 11500000MB15895317/2020-00741 |
[ 发文字号 ] | 渝科局函〔2020〕243号 |
[ 主题分类 ] | 科技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科技局 |
[ 成文日期 ] | 2020-05-29 |
[ 发布日期 ] | 2020-09-16 |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0205号提案的复函
李云强委员:
您提出的《以“特色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建设川渝合作“重庆大核酸与中医药高等研究院”的建议》(第0205号提案)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现有基础
2012年8月,重庆市科技局(原重庆市科委)和四川省科技厅联合批准,依托重庆市南川生物技术研究院,由四川大学、重庆市南川生物技术研究院以及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在南川区共同组建了全国第一个省际共建重点实验室“特色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该实验室占地30亩,直接使用面积5000平方米,连配套在内总面积23000平方米,业务主管单位为重庆市南川区科技局(原重庆市南川区科委)。2016年3月,该实验室通过了重庆市科技局和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验收评审,获得高度好评;2019年5月,该实验室顺利通过了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2014-2018年五年周期性评估,也获得参会专家的高度好评,圆满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的评估验收。
实验室主要围绕川渝地区及全国的特色生物资源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在特色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特色生物资源重点是特色中药材资源基因组学研究及优良品种选育、人类干细胞资源研究及应用3个方向开展研究,引领资源利用从地下资源向地上资源转移,实现“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中国梦。实验室现有特色优势领域包括修饰核酸合成、核酸治疗、分子诊断开发、结构生物学、方竹资源库、中药材新产品开发,下一步将重点在核酸治疗、分子诊断开发、结构生物学和南川木波罗领域重点突破。
近5年来,实验室承担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1项、国家工信部项目1项、重庆市科技局项目4项、四川省科技厅项目2项、重庆市南川区项目共6项、研究院自主研发项目8项、开放性课题2项,共获得省级以上科研经费401万元。发表文章60篇,其中SCI文章41篇。获授权专利31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教育部优秀研究生一等奖4项。开发并转化新产品8个,开发出市级高新技术产品10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家。实验室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人,清华大学博士后1人,培养博士后2人、博士8人、硕士19人。主办国际学术交流活动2次、国内学术交流活动6次、省(市)内学术交流活动6次。建立特色生物资源野外种植基地官地100亩(山桐子50亩,南川木波罗10亩方竹40亩)、大有110亩(南川木波罗110亩)、神童20亩(南川木波罗20亩);增加4个市级研发平台,即重庆市DNA+众创空间、重庆特色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重庆市新型研发机构、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实验室主任丁显平教授领导的特色生物资源研究创新创业团队获得重庆市创新创业示范团队称号,丁显平教授个人获重庆市2019年“重庆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奖”。
二、下一步打算
(一)加强川渝合作,补齐基础研究短板。聚焦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对接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大需求,在大健康、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对标国家实验室启动建设“重庆实验室”,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联合争取布局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国家野外站。
(二)加强支持力度,夯实平台建设基础。加大对实验室的关注力度,帮助实验室申报建设市级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能力平台项目,研究支持南川植物所推进改扩建工作,通过改扩建项目的实施,增强其研发创新能力和自我造血功能,进一步助力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提升创新能力。支持实验室对标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要求,不断强化基础条件建设和创新能力建设,引进培育人才队伍,创新管理体制机制,鼓励实验室作为共建单位,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世界500强企业及中央企业的科研机构以合资、合作等方式在渝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端研发机构,对符合条件的高端研发机构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财政支持。加强与四川大学、南川生物技术研究院、市药物种植研究所、西南大学、重庆中药研究院等相关单位合作,进一步整合川渝两地优势科技资源、优势互补、凝练方向、突出特色,对实验室申报的科技项目优先予以支持。市科技局将按照《重庆市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对实验室进行规范化管理,每3年对实验室进行一次考核评估,每年给予市级重点实验室20万元稳定支持,对评估优秀的,评估周期内每年给予100万元稳定支持和100万元一次性激励经费支持,促进实验室健康快速发展,形成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实验室创新发展水平,为建设“重庆大核酸与中医药高等研究院”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强对接力度,共同争取国家支持。以推动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重庆主城都市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南川同城化发展先行区的作用,支持和鼓励实验室于条件成熟时在南川启动建设“重庆大核酸与中医药高等研究院”,并与四川省联合加强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国家部委的对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在顶层布局、资金、科研设备、专业人才等方面,给予实验室更大支持,推动实验室稳步推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此复函已经许洪斌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反馈在回执上,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2020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