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5895317/2021-00321 | [ 发文字号 ] | 渝科局函〔2021〕341号 |
[ 主题分类 ] | 科技、教育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科技局 | ||
[ 成文日期 ] | 2021-12-06 | [ 发布日期 ] | 2021-12-06 |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078号提案的复函
张强委员:
《关于沙坪坝区大力发展“伙伴园区”的建议》(第1078号)收悉,经我局与市经济信息委、沙坪坝区政府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伙伴园区”发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转移与区域合作的不断深入,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区域间社会经济的联系也愈发频繁。沙坪坝区抢抓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战略部署等机遇,加大力度与市内外园区开展各类交流合作,大力发展“伙伴园区”,让以“伙伴园区”为主
要形式的跨区域合作模式逐渐成为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提升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重点从以下三方面推动相关工作:
一是积极融入国内发展新格局。沙坪坝区积极与广东、山东等地相关园区建立合作关系,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发展水平较高的产业园区,围绕当地园区产业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以招商引资、项目合作等方式,大力推进产业转移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二是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根据《关于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园区建设的通知》(川经信园区〔2020〕103号)、《关于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创建管理办法>并启动首批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渝经信发〔2020〕122号)的要求,沙坪坝区在产业布局、招商引资、平台建设、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沙坪坝工业园区已加入川渝产业合作园区发展联盟,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进一步加大与四川相关园区合作,协同打造产业载体。
三是全力围绕“一区两群”制造业协同发展。与市内园区深入开展园区合作共建,联手开展招商引资,加强产业协作配套。进一步疏解非核心制造功能,主动接纳两群地区作为配套,加强与两群地区园区合作,积极推动园区产业转移,打造特色鲜明的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园区。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您提出的“沙坪坝大力发展‘伙伴园区’”的建议,我局将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推动发展“伙伴园区”有关工作。
(一)加强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
积极对接市级相关部门,助推全市建立完善“伙伴园区”组织管理架构,制定支持“伙伴园区”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及重大问题解决机制。遵循市场规律,引导我市园区企业积极参与,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着力提升合作园区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的市场化和专业化水平。推动经信、科技、商务等部门不断优化“伙伴园区”工作机制,在合作领域、重大专项、目标任务、落实措施等方面强化引领和支撑,推动土地、财政、金融、人才等方面的政策制度改革创新。
(二)发挥科教优势,强化产学研合作
依托沙坪坝区科教、创新优势,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和高端研发机构,建设一批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类型的研发平台体系,推动一批科技型企业总部、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落户沙坪坝区。提升现有中电光谷·智创园、金沙星座·科创园等平台功能,加快建设青凤高科创新孵化中心、中电光谷•西部科技城等创新平台,加强与科学城“一核四片”的协同联动,既统一举科学城大旗放大优势,又错位发展多点支撑互补弱势,又抱团“打天下”,在科学城区域打造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伙伴园区”的孵化链条。
(三)加快飞地建园,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发挥“伙伴园区”在对口支援、帮扶、协作中的积极作用,探索跨区域经济核算,探索GDP、工业产值、税收等统计数据在“伙伴园区”双方合作地区的共建共享。进一步推动沙坪坝区与奉节县开展战略合作,按照战略合作协议内容加快推进双方总部企业入驻,在申报纳税的同时享受双方总部经济优惠政策。两地入驻的总部企业,缴纳税收总额,按照五五比例由双方政府财政决算,形成共赢机制。
此复函已经许洪斌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2021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