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MB15895317/2022-00070 [ 发文字号 ] 渝科局函〔2022〕285号
[ 主题分类 ] 科技、教育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科技局
[ 成文日期 ] 2022-07-12 [ 发布日期 ] 2022-07-12
[ 索引号 ] 11500000MB15895317/2022-00070
[ 发文字号 ] 渝科局函〔2022〕285号
[ 主题分类 ] 科技、教育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科技局
[ 成文日期 ] 2022-07-12
[ 发布日期 ] 2022-07-12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 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598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2-07-12

黄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高新区改革创新 加快更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598号提案)收悉,经与市委编办、市经济信息委共同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工作情况

高新区是自主创新核心区、科技改革试验区、高端产业辐射区、高端人才聚集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承载区和科学发展模式示范区。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我市高新区在数量增加的同时始终坚持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方向,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增长极。

一是支持高新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支持高新区发展的组织领导,成立高新区发展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建立高新区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开高新区工作联席会,通过专题研讨与实地交流学习,收集汇总、协调解决高新区运行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开展体制机制试点先行。重庆高新区纳入市委、市政府直接管理,对直管园实施经济社会一体化管理,对全域规划统一管理、经济事务统筹管理。永川高新区争取市政府下放市发改委等11个市级部门牵头的55项行政权力事项。铜梁高新区探索实行财权独立、税费改革。涪陵高新区遵循单设金库、独立运行、自求平衡原则。秀山高新区参照中关村模式,县科技局与高新区管委会合署办公。

二是指导高新区完善产业布局。修订完善《重庆市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认定和管理办法》,提出高新区聚焦发展不超过三个主导产业,统筹全市高新区布局,对高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提出指导意见及建议。目前14家高新区主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绿色低碳、高技术服务等主导产业,指导高新区产业异质化、错位化发展。

三是引导高新区增强核心创新力量。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集聚优势创新平台、引育科技创新人才等方面对强化科技创新核心力量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指导措施。2021年全市高新区在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和培育、研发机构和创新团队建设、产学研合作、人才引育等方面工作成效明显。

四是鼓励高新区加大开放协同创新力度。依托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成渝地区科技协同创新,鼓励高新区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组建川渝高新区产业发展联盟,支持高新区与其他省市高新区建立创新合作机制;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特色交流品牌,建立健全重庆高新区与黔江、垫江高新区对口协同发展机制。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结合您提出的推进高新区管理创新改革、探索高新区运营市场化改革、统筹全市产业布局规划改革、创新融合联动会商机制改革等建议,我局会同市委编办、市经济信息委拟开展如下工作:

(一)关于“推进高新区管理创新改革”的建议。一是规范机构设置和职责范围。按照中央编委印发的《关于规范开发区管理机构促进开发区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规定和精神,我市目前除重庆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经中央编办批复作为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正厅局级)外,其他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均作为所在区县党委、政府派出机构设置(与区县党政部门同级)。下一步,将继续协助市委编办指导区县党委编办完善高新区管理机构设置,规范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为加快我市高新区更好发展、切实发挥高新区创新引领带动作用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二是探索高新区独立运行机制。推动市级或区县政府赋予高新区管委会经济管理和必要的社会事务管理权限,如规划建设、土地开发、项目审批、财政管理等,在高新区实行“封闭管理、开放运行”。下一步,将开展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继续争取市政府下放行政权力事项。

(二)关于“探索高新区运营市场化改革”的建议。一是理顺高新区管理运营模式。探索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引导和支持高新区试点实行职务聘任制、劳动合同制、岗位工资制、工作责任制和业绩考核制,以竞争机制提升人员素质和工作效能。二是推动高新区财政管理创新。支持高新区把政府职能和融资运作结合起来,尽量减少对财政投入的依赖,增强高新区自我造血功能。

(三)关于“统筹全市产业布局规划改革”的建议。一是统筹协调高新区产业布局规划。引导支持高新区聚焦发展不超过三个主导产业。二是推动高新区发展产业集群。引导高新区围绕主导产业,引进培育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构建产业集群发展态势。

(四)关于“创新融合联动会商机制改革”的建议。一是强化部门协同联动。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整合各类创新要素,支持高新区发展。二是优化工作机制。发挥高新区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作用,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调度会,促进高新区信息互通、产业协同和联动合作。

此复函已经市科技局党委副书记雷虹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2022年5月1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