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5895317/2022-00072 | [ 发文字号 ] | 渝科局函〔2022〕287号 |
[ 主题分类 ] | 科技、教育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科技局 | ||
[ 成文日期 ] | 2022-07-12 | [ 发布日期 ] | 2022-07-12 |
[ 索引号 ] | 11500000MB15895317/2022-00072 |
[ 发文字号 ] | 渝科局函〔2022〕287号 |
[ 主题分类 ] | 科技、教育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科技局 |
[ 成文日期 ] | 2022-07-12 |
[ 发布日期 ] | 2022-07-12 |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810号提案的复函
张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重庆模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议》(第0810号建议)收悉。经征求市经济信息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商务委等部门意见,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重庆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需要模具工业的支撑和发展。近年来,我市在促进模具产业协同创新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培育工业设计研究院。2020年,市经信委出台《关于印发重庆市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渝经信服务〔2020〕19号),启动市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创建工作,并于2021年公布首批5家市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培育对象名单,其中宇海工业设计研究院重点服务领域为模具设计。二是推动集聚发展。我市建成重庆工业设计产业城、巴南工业设计产业园等工业设计集聚区,聚集一批设计产业链企业,提供设计研发、模具开发、样件制作、检验检测等全流程服务,赋能区域优势产业。三是集合行业力量。指导成立重庆市模具设计及精密制造产业联盟,旨在优化和整合行业资源,打造创新生态,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四是加强技术攻关。支持重庆市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精密塑性成形及模具技术、模具表面工程及再制造技术、高分子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轻合金材料及成型关键技术等技术研发攻关,对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开发。五是严格执行商务部进口贴息政策,对符合标准和条件的进口设备和技术予以贴息支持;严格执行我市国际市场开拓政策,支持企业参加境外展会,对形象展区、产品国际认证、境外商标注册、境外专利申请等费用予以资金支持。六是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优化实施“重庆英才计划”,落实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鸿雁计划”、“塔尖”“塔基”等引才政策,从安家资助、岗位津贴、人才奖励等方面,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予以激励支持。出台进一步加快博士后事业创新发展“黄金十八条”政策。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研发平台、国内外知名院所在渝分支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等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将模具产业人才相关技能劳动者纳入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体系,支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支持模具产业机构和企业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培训,提高职工技能水平。
二、下一步工作
针对张杰委员提出的具体建议,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着力培育模具设计研究院,整合产学研用资源,提供模具设计基础研究到模具开发再到项目孵化系列服务,充分发挥公共服务作用。二是根据我市模具产业分布情况,打造以模具设计为引领的工业设计集聚区或功能区,提供模具开发、产业孵化、知识产权保护等各类公共服务。三是推动重庆市模具设计及精密制造产业联盟运转,发挥联盟聚合功能,加强技术创新,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创新。四是按照重庆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要求,加强高性能基础件技术攻关,将精密模具作为关键零部件技术及工艺攻关任务。五是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及服务力度。为更好服务全市模具产业发展,深入实施博士后“倍增”计划,抓好“塔尖”“塔基”人才政策实施落地,及时兑现人才政策。高水平办好2022重庆英才大会,持续开展“百万英才兴重庆”引才活动,靶向引进一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年招收博士后人才1000人以上,持续做大做强我市引才活动品牌。认真贯彻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支持职工开展技能培训。推动重庆英才服务港建设,提高市级部门和区县协同服务能力,为人才提供子女入学、看病就医、职称申报、出入境服务、科技咨询等全方位多层次的贴心服务,切实提升人才对服务的获得感。
此复函已经市科技局党委副书记雷虹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2022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