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MB15895317/2022-00083 [ 发文字号 ] 渝科局函〔2022〕300号
[ 主题分类 ] 科技、教育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科技局
[ 成文日期 ] 2022-07-12 [ 发布日期 ] 2022-07-12
[ 索引号 ] 11500000MB15895317/2022-00083
[ 发文字号 ] 渝科局函〔2022〕300号
[ 主题分类 ] 科技、教育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科技局
[ 成文日期 ] 2022-07-12
[ 发布日期 ] 2022-07-12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677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2-07-12

冉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夯实全面创新基础的建议》(第0677号)收悉。经我局与市经济信息委、市国资委协商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2021年全市科技体制改革基本情况

2021年,全市科技体制改革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修订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编制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基础研究行动计划,加快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出台“财政金融政策30条”“成果转化24条”,“重庆市聚焦‘科创+产业’打造重要创新策源地”获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通报表扬,“健全科技创新监管机制当好‘科技大管家’”获评我市最喜欢的10项改革之一,中央媒体对我市科技体制改革宣传报道37次,成效显著。

(一)优化科技体制改革顶层设计。市科技局和市发展改革委,协同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四川省科技厅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纲要》从战略上确定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方向。两地发展改革委和科技管理部门协助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围绕科技体制改革部署了6个方面15项重点任务。协调科技部牵头组织两地科技管理部门共同编制《西部科学城建设方案》,明确了加快构建高水平实验室体系、集中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等19条重大措施。编制完成了重庆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契机,制定实施新一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行动方案,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绘就了创新引擎全速运转蓝图。

(二)完善科技体制改革体系。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市科技局配合市财政局研究出台了《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牵头修订了《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出台了《重庆市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细则》《重庆市基础研究行动计划(2021-2030年)》《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完善了科技体制改革政策体系,为全市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重大科技成果诞生地和创新策源地、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总目标,在聚资源、壮主体、强技术、育人才、优环境等重要环节强化了制度引领。

(三)夯实科技体制改革载体。提速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广阳湾智创生态城,布局建设“4+11”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建设重庆国际生物城、荣昌畜牧科技城,加速建设超瞬态实验装置、长江上游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等科技基础设施,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成为了科技体制改革推动重大平台建设的鲜活体现,实现我市科技创新的格局性重大变化。获批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一批国家级搞个实验平台,将全面助力全市深化改革创新探索实践,推动科技创新领域的“小岗村”式改革举措,破解创新者感受最深的痛点堵点,增强广大科技界的获得感,广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不断改善创新生态,真正让科技体制改革赋能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事项落地生效。科技体制改革小组各成员单位勠力同心,共同推动科技体制改革重点任务落地。市科技局牵头推动 负面清单+包干制”改革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基金额度由2020年的4000万元增加至8000万元,市科技局与市经济信息化委推动“揭榜挂帅”改革,“自动驾驶安全测试技术”、“电解锰渣规模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以及工业软件领域件等12个项目纳入“揭榜挂帅”试点。继续深化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为7705家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223.5亿元,推进“科创板+注册制”改革,重庆OTC科技创新板挂牌企业683家;成立科创板上市专项工作组,遴选100家培育企业、10家重点企业,清单化推进科创板上市。市知识产权局推动建设中国(重庆)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并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并组建中西部首个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联盟。市畜科院立足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制定《重庆市畜牧科学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不断深化院所管理改革。

(五)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源头活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激发人才活力才是科技体制改革的归属和源头活水。制定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措施,出台“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20条”,扩大科技人才支持“一事一议”政策试点范围,实施博士“直通车”、博士后定额资助科研项目,累计培育“两院”院士18人、国家“杰青”项目获得者53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选62人、团队12个、基地5个,我市科技领域“创新领军人才”“创业领军人才”140人、创新创业示范团队255个,引进外国高端人才(A类)1310人,全市R&D人员总量超过16万人。

二、关于提案建议内容回复

(一)关于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后取消行政审批项目14项、取消和调整行政权力事项12项。出台《重庆市开办企业“一网、一窗、一次、一次”全流程办结工作方案》,建成科技服务“一网通办”系统。二是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自主权。先后出台《关于探索开展市属科研事业单位章程制定工作的通知》《重庆市科研机构绩效激励引导专项实施细则》等文件12个,进一步扩大机构设置、干部人事等方面自主权14项。三是开展科研减负专项行动。出台了《深化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实施减表行动、解决报销繁行动、精简牌子行动、“四唯”问题清理行动等行动。四是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在两江新区开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包容审慎监管试点,在全国率先出台《加强“四新”经济审慎监管的若干措施》。

(二)关于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协同创新。建议主要涉及国有企业创新和龙头企业创新,市经济信息委聚焦龙头企业协同创新,对企业牵头的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有市级立项结题并在渝实现成果转化的,给予一定比例补贴;对企业牵头与市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产学研合作及产业化,给予一定比例补贴。市国资委建立国有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深入融合机制,深入开展协同创新,全面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开展“国企校园行”、“高校国企行”活动,用好“西洽会”、“智博会”、“英才大会”等合作平台,推动重庆轻纺集团与重庆医科大学建设口腔卫生、重庆建工集团与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建设工程技术等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市国资系统与市教育系统建立科技创新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着力推动市属国企与市内高校在科技研发领域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人才共享,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市国资委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入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市属国有重点企业创新发展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支持市属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二十条措施》等政策文件,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国有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从加快国有企业数字化发展、培育具有战略科技力量的创新平台、强化企业创新投入的主体地位、深化科技创新考核机制改革等多方面共同推进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推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三)关于加快科技评价体制机制改革。建议中主要涉及科技成果转化改革,全市按照中央要求,紧紧围绕解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难的问题,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化服务,开展科技成果管理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一是修订成果转化地方性法规。修订《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完善了职务科技成果权益分配、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科研单位及负责人容错免责等规定。二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出台了《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方案》。成果使用、处置不再审批、备案和不进行资产评估、可协议定价。开展科技成果初始权益分配改革和赋予科研人员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三是升级打造成果孵化平台。加速布局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平台,逐步建立较为完备的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此复函已经市科技局党委副书记雷虹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2022年5月1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