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5895317/2023-00122 | [ 发文字号 ] | 渝科局函〔2023〕308号 |
[ 主题分类 ] | 科技、教育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科技局 | ||
[ 成文日期 ] | 2023-07-27 | [ 发布日期 ] | 2023-07-27 |
[ 索引号 ] | 11500000MB15895317/2023-00122 |
[ 发文字号 ] | 渝科局函〔2023〕308号 |
[ 主题分类 ] | 科技、教育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科技局 |
[ 成文日期 ] | 2023-07-27 |
[ 发布日期 ] | 2023-07-27 |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关于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0517号提案的复函
杨荣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重庆生物基材料研发尽快形成产业链的建议》(第0517提案)收悉。经与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林业局、市农业农村委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全市生物基材料产业情况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大力发展生物基材料产业,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组织实施2014年生物基材料专项的通知”。重庆是个生物质资源丰富的区域,但在生物基材料领域起步较晚,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等多个五年计划,重庆的生物基材料发展迅速,涌现了比较多的生产企业和研发单位,重庆的生物基材料包括聚乳酸(PLA)、聚羟基脂肪酸酯(PH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碳酸亚丙酯(PPC)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生物基材料的生产企业不断增加,基本形成了年产能5000吨的PLA、2万吨的PHA、1万吨的PBS和1万吨的PPC8。重庆生物基材料取得了长足发展,而与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地区)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技术相对还不够成熟、产品不够丰富、成本过高等。随着对于生物基材料产业的日益重视,在科研界和产业界的不断努力下,重庆的生物基材料产业将会更加快速地发展。
二、支持生物基材料研发情况
近年来,市科技局坚持深入贯彻市科技创新工作部署,大力支持生物基材料研发,建设生物基材料研发平台,加大科技攻关支持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支撑我市生物基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生物基材料研发力量。支持建设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重庆市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能源生物资源开发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资源植物保护与种质创新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了软物质材料化学与功能制造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蚕丝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功能化碳材料及其高效能量转化与储存系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10余个市级生物基材料开发与利用领域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人才,提升我市生物基材料科技创新能力。
(二)加大科技攻关支持力度。近年来,围绕生物基工业材料开发、专用装备研制、农业废弃物生物转化等,在自然科学基金、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等市级科技创新专项中支持科技攻关项目50余项,资助经费500余万元,组织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农科院、重庆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协同攻关,加大力度促进生物基材料研发。尤其在市科技局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专项中,践行“大食物观”,支持以我市特色生物基材料研发食品,在2023年农产品精深加工专项中设置食品减损与高值化、特殊需求食品创制等主攻方向,支持生物基材料研发。
(三)开展生物基材料普查。通过普查,我市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4种,其中一级保护野生植物8种,包括崖柏、银杉、水杉、银杏、红豆杉等;二级保护野生植物76种,包括花杉、秦岭冷杉、鹅掌楸、油樟、润楠、花榈木等。近年来,先后支持江津、云阳、璧山等区县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开展资源调查监测,完善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资源数据库,规范野生动植物人工繁育和合理利用,切实加大保护管理力度。
(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从西南大学、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选派农业专家开展科技服务。提高科技创新供给能力,有效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成立农业领域创新联盟,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支持各类科技服务主体开展农业重大技术集成熟化和示范推广,科技支撑生物基产业链发展。全市按照“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健全制度体系、强化责任落实、完善扶持政策,全面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将支持畜禽养殖场户与第三方粪污处理中心建设完善畜禽粪污处理设施,推进畜禽粪污处理后用于生产基质、沼气、沼肥、肥水、堆(沤)肥、商品有机肥等进行综合利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您的建议,加大力度支持生物基材料研发尽快形成产业链,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统筹协调机制。推动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整合在渝相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等研发资源,组织实施科技专项,开展协同创新、联合攻关。引进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组建决策咨询专家组,联合市内外骨干专家组建共同攻关队伍,负责总体方案和实施计划的制订,推进项目共性、关键技术的组织策划,指导推广与应用等。进一步推摸清市域内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及分布情况,调查关注重庆野生植物生物量情况,推进重庆生物基材料研发等工作。
(二)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利用市级财政科技资金推动生物基材料研发,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着力改善生物基材料产业投融资环境,撬动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加大对农业生物技术的投入,加快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协调市级相关部门安排相应经费,重点用于生物基材料相关技术成果的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支持企业加大R&D经费投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生物基材料研发。
(三)加快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实施科技专项,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业生物企业、农业科技园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中,加快培育生物基材料领域领军人才、研发团队和技术骨干,形成从事技术研发、示范和应用推广的产学研骨干队伍。结合生物基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对人才实际需求,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抓好“塔尖”“塔基”等人才政策实施落地,及时兑现人才奖补资金。高水平办好2023重庆英才大会、“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联合区县开展“百万英才兴重庆”系列引才活动,靶向引进生物基材料产业急需紧缺人才。
此复函已经明炬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2023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