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MB15895317/2023-00136 [ 发文字号 ] 渝科局函〔2023〕324号
[ 主题分类 ] 科技、教育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科技局
[ 成文日期 ] 2023-07-27 [ 发布日期 ] 2023-07-27
[ 索引号 ] 11500000MB15895317/2023-00136
[ 发文字号 ] 渝科局函〔2023〕324号
[ 主题分类 ] 科技、教育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科技局
[ 成文日期 ] 2023-07-27
[ 发布日期 ] 2023-07-27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关于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0722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3-07-27

王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科技创新集聚创新人才的建议》(第0722号提案)收悉。经我局与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级有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聚焦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着力打造高质量科创平台,全面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大力集聚高水平创新人才。

(一)聚焦重点领域,搭建人才集聚平台。

落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求,统筹推进科创中心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广阳湾智创生态城等核心承载区加快建设;出台实施《重庆市引进科技创新资源行动计划(2019-2022年)》,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国家级科研平台,吸引“高精尖缺”团队和人才,推动高端创新资源聚集。过去5年,新增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国家科创平台28个;超瞬态实验装置、中国复眼等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引进国内外知名创新机构累计108家,落地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65家;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增长6倍和2倍,科创板上市企业实现“零突破”。

(二)多方协同联动,提升人才引育力度。

着力构建“政策聚才、活动招才、服务留才”工作格局,深入实施人才政策,做好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鸿雁计划”等引才政策待遇落实,精心组织实施“重庆英才计划”;发布40项境外人才参加专技类职业资格考试目录和87项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不断完善人才活动体系,连续三年举办“重庆英才大会”,持续开展“百万英才兴重庆”系列引才活动,成立我市首家国有猎头公司向我市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推荐高层次人才。全面加强人才服务体系,拓展重庆英才“渝快办”,上线英才服务热力图,发布人才政策图解,推动实现“政策找人”“服务找人”。截至2022年底,全市有在渝全职工作两院院士18人,国家“杰青”56人、国家“优青”69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0人;遴选支持三批次“重庆英才计划”人选(团队)共计1400多人(个),“鸿雁计划”累计认定支持高层次人才1300余名,“重庆英才服务卡”持卡人达1.2万人。

(三)着眼“近悦远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科技投入持续加大,出台实施《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集中财力支持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项目,对获批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的单位分别给予2000—3000万元/年和最高1000万元的补助。体制改革深入开展,推进“地方科学基金项目‘负面清单+包干制’”等4项国家全面创新改革,开展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试点,启动首批技术经纪专业职称认定;启动实施重庆英才计划“包干制”项目、博士“直通车”科研项目等直接支持人才的科研项目。过去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增长1.9倍,投入强度提高0.48个百分点,2022年全市财政科技支出达98.93亿元,较上年增长6.8%,其中70%左右用于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研发;先后下达重庆英才计划“包干制”项目789项,博士“直通车”科研项目近200项。

二、下一步工作

您提出的强化科技创新集聚创新人才的建议很有针对性,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下一步,我们将按照3月28日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会同市级有关部门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支持创新主体特别是引进科研机构创新能力持续升级,推动科技人才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一)支持引进科技创新资源高质量发展。

对于引进建设的科研机构,一方面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持续引导其紧贴落地区县产业技术创新特色与需求,聚焦“2+6+X”先进制造业战略方向,导入引进主体的人才资源与科研成果,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聚焦重大关键核心技术,落地孵化一批科研及产业化项目;另一方面,对于孵化的优质产业化项目,充分用好《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等,鼓励金融机构对其加大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证券化等产品创新,多方面增加其社会融资渠道。

(二)聚焦提升科技企业创新力竞争力。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推动创新资源和要素向企业聚焦,加快培育更多创新型、高质量市场主体。实施《重庆市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推动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35年)》,打造未来产业科创园,建设大型创新创业孵化社区和科技企业孵化园。壮大科创培育基金,深化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持续服务企业科创板上市。

(三)营造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良好氛围。

实施高水平科技人才集聚行动,依托科技型企业、高校和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引育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持续开展青年科研人才减负专项行动,推动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增机会、减考核、保时间、强身心。做好高层次人才有关奖励补助政策兑现,新建一批人才工作服务站和人才工作服务大使,提升人才幸福感、获得感。深入开展“百万英才兴重庆”系列引才活动,推进重庆英才服务港建设,深化拓展英才服务热力图,帮助有需要的企业引进优秀科技人才。

此复函已经明炬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2023年4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