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MB15895317/2023-00141 [ 发文字号 ] 渝科局函〔2023〕331号
[ 主题分类 ] 科技、教育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科技局
[ 成文日期 ] 2023-07-27 [ 发布日期 ] 2023-07-27
[ 索引号 ] 11500000MB15895317/2023-00141
[ 发文字号 ] 渝科局函〔2023〕331号
[ 主题分类 ] 科技、教育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科技局
[ 成文日期 ] 2023-07-27
[ 发布日期 ] 2023-07-27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关于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0967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3-07-27

臧志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重庆市半导体信息产业创新持续发展的建议》(第0967号)收悉。经与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市经济信息委、市知识产权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市科技局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印发《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渝府发〔2022〕18号)等文件精神,以提升半导体信息产业创新能力为主线,以突破关键技术为核心,以打造创新产品和培育领军企业为重点,以平台和载体建设为抓手,整合优质科技资源,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引进培养高端创新人才,建立有利于技术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协调发展的半导体信息技术创新体系,为我市半导体信息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已开展半导体核心关键技术重大、重点攻关研发项目55项,支持财政科技经费近1.4亿元;获批建设国家地方共建硅基混合集成创新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23个;已聚集中电科芯片、联合微电子等集成电路研发生产企业超过80家,汇聚长安汽车、四联集团等集成电路应用企业集群,数量超过100家。已构建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全产业链,初步形成半导体现代产业体系。

二、工作措施及成效

在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市科技局聚焦我市半导体信息产业优势领域,积极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关键核心产品研发、高端创新平台打造等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为全市半导体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一)突出优势,补齐短板,产业全链条不断完善。

一是初步构建完整产业链。重庆是我国中西部最大的功率半导体制造基地,已形成“芯片设计一晶圆制造一封装测试一原材料配套”全链条,成功入围国家集成电路重大生产力布局,是化合物半导体和特色工艺的重要规划布局区域,逐步形成了以重庆高新区、两江新区为核心,主城都市区为主体,优势互补、相互支撑、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

二是支撑支柱产业发展能力明显提升。针对我市汽车支柱产业对车规级芯片与模组的需求,部署相关车规级芯片研究,突破车规级芯片设计关键技术,研发导航芯片与模组、智能电控汽车芯片等车用芯片,填补了我市车规级芯片与模组的技术空白,为缓解我市汽车芯片荒奠定了技术基础。

三是高水平创新资源加速集聚。获批建设国家地方共建硅基混合集成创新中心,引进建设联合微电子中心、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微电子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重庆集成电路创新研究院等高端研发机构,布局建设重庆市功率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重庆市光电微系统技术创新中心、重庆市集成电路可靠性技术创新中心等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加速推进高水平创新资源集聚。

四是硅基光电子技术形成先发优势。依托联合微电子中心,研发国内领先的硅基光工艺技术,发布国内首个自主开发的130nm全套硅光工艺PDK,建成国内首个基于8英寸工艺线并同时开放硅基光电子、异质异构三维集成等四套工艺的光电集成高端特色工艺平台,为后摩尔时代的光电融合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狠抓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近年来,聚焦我市汽车、智能终端、仪器仪表、物联网等产业发展对集成电路的实际需求,组织实施了集成电路技术创新重大、重点项目55项,支持财政科技经费近1.4亿元。目前,西南集成公司研制的硅基毫米波波束赋形芯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威科赛乐自主开发的3D感测VCSEL芯片在万州下线,打破欧美企业技术垄断;重庆理工大学开发纳米时栅技术,精度、分辨率等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跑水平;联合微电子首次基于纳米压印替代光刻实现130nm硅光器件的制备,关键性能媲美同制程光刻加工的同类产品。

二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修订和出台了《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10余项政策文件,多措并举打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中间链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机构载体建设。获批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推动3个国家大学科技园、6个市级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和260个校级机构做好科技成果孵化。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建成孵化载体总面积396万平方米,聚集在孵企业和团队1.9万余个,孵化毕业企业4864家。构建技术转移示范机构35家,升级打造易智网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赋权转化224项,转化金额2.8亿元,吸引社会投资6.9亿元。培养技术经纪人1200余名,开展首批技术经纪专业高中级职称认定,74人获评高级职称,97人获评中级职称。2022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630.5亿元,连续两年翻番。

三是狠抓高价值专利培育。2022年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增专利授权为3962件,占我市战新产业新增专利授权28%,居于首位。重庆平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功率半导体封测关键技术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所承担的“AD/DA 转换器关键技术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重庆天箭惯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国产化惯性器件及导航制导控制领域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实施顺利,符合预期,将在信息技术领域做出高价值专利培育的典型,发挥行业示范带动作用。

(三)坚持人才引领发展,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

一是提供人才政策支持。出台“塔尖”“塔基”人才政策,从成果激励、金融扶持、住房保障、科研项目等维度,对优秀科学家、青年人才予以支持。深入落实重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鸿雁计划”等引才政策,从安家补助、岗位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

二是举办引才专场活动。深入开展“百万英才兴重庆”系列引才活动,举办“百万英才兴重庆”——博士渝行周走进西部(重庆)科学城暨第二届海内外半导体博士精英挑战赛,活动采取“一会一赛”的形式,线上报名,线下邀请博士来渝参赛、考察,积极引进半导体信息产业领域优秀人才。

三是提升人才服务质量。加强半导体信息产业人才服务保障,发放英才服务卡。扩展重庆英才“渝快办”,加速推进“重庆英才服务港”建设,集成科技咨询、医疗、公共交通等69项人才专属服务,在子女入学、看病就医、职称评审等方面为人才提供专员一对一服务。设置市级专家工作室,专家服务基地。2022年共新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3个(其中国家级17个),为半导体信息产业人才提供交流平台。

四是构建半导体信息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重庆大学建立有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重庆邮电大学建立了重庆国际半导体学院,大力培养专业的芯片产业人才。新增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市级工程师创新基地,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2022年培训包含半导体信息产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2000余人。

三、下一步工作考虑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纳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围绕我市半导体信息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汇聚高水平科技人才,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

(一)构建更加完整的半导体信息产业体系。

围绕我市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信息、卫星互联网等产业,夯实产业基础,突出特色优势,完善产业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依托我市电源管理芯片发展基础,以IDM(整合元件制造)为路径,加快后端功率器件发展,打造我市半导体产业核心竞争优势。发挥我市数模/模数混合集成电路技术优势,积极培育卫星互联网芯片、硅光芯片、安全气囊芯片等专用芯片及相关器件。推进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引进一批集成电路设计龙头企业探索设计成果本地化流片途径,丰富我市集成电路产品种类。高质量建设汽车电子、集成电路、传感器等重点关键特色产业园,更好支撑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

(二)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

围绕半导体信息产业实际需求,构建多主体、多类型、多层次的半导体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依托中电科芯片技术(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等单位,整合相关优势资源,积极争取国家实验室重庆基地落地建设,推动创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重庆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积极打造金凤科创园,建设全市技术要素公共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信息服务网,构建“点、线、网、面”科技成果转化新格局。支持企业、高校院所强化“产学研服”协同创新,加快培育和转化高价值发明专利。此外,进一步组织专业机构围绕智能产业的“芯屏器核网”五个领域,开展产业专利导航研究,找准重庆发展定位。

(三)以需求为引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统筹布局重大和重点研发项目,滚动投入,提升我市半导体信息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把握半导体产业发展趋势,聚焦科技前沿,布局第三代半导体等前沿技术,为我市新能源汽车、储能产业等做好前沿技术储备。面向半导体信息产业共性技术需求,突破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全流程的“共性”问题,聚焦先进工艺及关键技术攻关,开展模拟数字混合集成电路工艺等研究,推动新工艺技术发展和演进。加大对半导体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大院大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协同推进“卡脖子”技术攻关。针对车规级芯片的跨越式发展,制定和调整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战略。

(四)聚集半导体产业高水平科技人才。

持续创新工作举措,积极从政策、活动、服务等方面为重庆市半导体信息产业创新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抓好区县“塔尖”“塔基”人才政策不断落地兑现,加强区县引才政策吸引力。不断优化重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鸿雁计划”等人才政策,鼓励全职、柔性引进半导体信息产业优秀人才。持续开展“百万英才兴重庆”系列活动,从高校、城市、行业等不同专场引才活动持续为半导体信息产业引进人才。发布卓越工程师支持政策清单,引进海内外卓越工程师。探索“优秀科学家+博士后+卓越工程师”共同培养机制,形成创新创业团队,为半导体信息产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抓好“重庆英才服务卡”发放,深入实施重庆英才“渝快办”,推动“重庆英才服务港”建设,研究制定市场化人才服务清单,提高市级部门和区县协同服务能力,在日常生活和事业发展方面为人才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贴心服务,用优质服务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此复函已经明炬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2023年4月2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