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5895317/2023-00160 | [ 发文字号 ] | 渝科局函〔2023〕350号 |
[ 主题分类 ] | 科技、教育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科技局 | ||
[ 成文日期 ] | 2023-07-27 | [ 发布日期 ] | 2023-07-27 |
[ 索引号 ] | 11500000MB15895317/2023-00160 |
[ 发文字号 ] | 渝科局函〔2023〕350号 |
[ 主题分类 ] | 科技、教育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科技局 |
[ 成文日期 ] | 2023-07-27 |
[ 发布日期 ] | 2023-07-27 |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关于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0446号提案的复函
九三学社市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建议》(第0446号提案)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经济信息委、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税务局、市金融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重庆银保监局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现函复如下:
一、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
2022年以来,市科技局聚焦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大力发展我市科技服务业,助力我市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一)持续优化政策环境。
印发《重庆市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推动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实施科技服务能级提升行动、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行动和科技服务生态优化行动,明确了健全统计监测体系等保障措施;出台实施《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实施《进一步推动企业上市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5)》,明确每年确定10家科创板拟上市企业、20家创业板拟上市企业进行清单化管理。
(二)加快发展技术转移服务。
加快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充分发挥35家市级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上海技术交易所西南中心等机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技术转移服务。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重庆)基地,积极培育技术经纪人1200余人,强化技术转移服务人才支撑。探索构建中试孵化支撑平台体系。持续推动“易智网”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等一批技术转移平台建设。加快建设“易智网”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线上开发成果与需求发布、供需智配、易智商城等功能,线下构建辐射重点区县的“1+2+N”服务体系,累计服务企业4500余家次,推介科技成果2000余项。2022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30.5亿元,连续两年翻番,创历史新高。
(三)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质量。
鼓励设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新增本地专利代理机构16家,增幅为18.2%,鼓励外地来渝开办专利代理业务,2022年外地来渝设立专利代理分支机构19家,增幅为26.7%。开展首批市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申报评审工作,推进4家市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人才培养载体建设。我市新增知识产权师51人。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核查专利申请人1417个、专利代理机构347家。指导市专利代理师协会、商标协会等行业组织开展违规行为调查等工作,通过行业协会来协助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
(四)大力浓厚创新创业氛围。
新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14家,认定市级孵化载体54家,累计建成市级以上众创空间312个、科技企业孵化器99家。建成大型孵化载体360万平方米,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1563家。大力发展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42989家、6348家。加速企业上市进程,2022年,全市新增18家上市(过会)企业,科创板实现上市公司“零的突破”。2022年5月上线拟上市企业后备库——“科创资本通”,新增201家企业入库。
(五)着力加大财政金融税收支持。
深化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推动知识产权侵权责任险、海外侵权责任险、知识产权交易保险等新型险种服务常态化,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等首创性实践持续面向全国推广,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6.82%、32.84%,进一步丰富了科技服务业金融服务产品。其中,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为2403家企业新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70.7亿元,分别增长30.8%和31.2%,有效缓解了轻资产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为保障科技服务相关政策落地落实,市财政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2022年全市财政科技支出实现98.93亿元,较上年增长6.8%。在科技服务业支持方面,市级建立起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后补助机制,给予了科技服务相应支持。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纳你们提出的宝贵意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统筹协调。
落实好《重庆市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推动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等文件,营造更加良好的科技成果服务主体发展政策环境。聚焦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统筹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加快创建国家技术转移成渝中心。加快建设金凤科创园,打造科技服务业集聚区。牵头推进全市科技领域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和科技领域其他服务业发展,努力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链条服务支撑。
(二)发展市场主体。
依托“易智网”升级建设的重庆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信息服务网,加快相关数据平台互联互通,集聚整合各类技术要素,加快建设重庆市技术要素公共平台线上平台。鼓励我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积极认定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聚焦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开展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推动我市市级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向各区县辐射延伸服务,构建分支机构,完善知识产权、专利导航、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等体系化服务。鼓励发展各类市场化科技服务机构,持续加强技术经纪人才培育工作,常态化开展技术经纪人职称评价,健全技术经纪专业人才聘用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人才支撑作用。
(三)构建统计机制。
会同相关部门建立科技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结合我市实际,完善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探索建立科技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系统评价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建立科技服务业企业名录库,定期发布科技服务业统计信息,聚焦政策设计和行业指导,加强科技服务业统计数据的开发利用,为科技服务行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此复函已经明炬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2023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