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5895317/2024-00076 | [ 发文字号 ] | 渝科局函〔2024〕272号 |
[ 主题分类 ] | 科技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科技局 | ||
[ 成文日期 ] | 2024-10-12 | [ 发布日期 ] | 2024-10-12 |
[ 索引号 ] | 11500000MB15895317/2024-00076 |
[ 发文字号 ] | 渝科局函〔2024〕272号 |
[ 主题分类 ] | 科技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科技局 |
[ 成文日期 ] | 2024-10-12 |
[ 发布日期 ] | 2024-10-12 |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0046号提案答复的函
民建市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按下我市科技型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快进键”的建议》(第0046号提案)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市委金融办、市工商联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推动民营科技型企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市科技局会同市级相关部门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为我市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撑。截至2024年4月底,全市培育高新技术企业7619家、科技型企业6.2万家,分别同比增长20%、37.7%,其中民营企业分别占到95%和90%以上。
(一)加大落实财税支持政策。一是加大项目资金支持。全年80%的重大(重点)科技项目需求来自企业,全市总投入39.8亿元,其中政府投入6.36亿元,资金超过70%投向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比例达75%。二是支持建设创新平台。优化重组技术创新中心24家,科技型企业牵头建设达到18家、占比75%。新布局18家技术创新中心,36家科技型企业、27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组建,领军型企业牵头建设占比80%。三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7276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额98.3亿元,比上年增长20.84%。
(二)强化科技金融支撑。一是壮大股权投资基金规模。种子引导基金累计支持企业821家、金额2.98亿元。天使、产业、风投引导基金累计投资项目1276个、金额446.13亿元。二是深化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已促成合作银行累计为12535家(次)科技型企业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217.2亿元,引导发放商业贷款148.1亿元。三是支持金融产品创新。涌现出科创保、知产保、专精特新保等创新产品,2023年向722户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融资担保31亿元,平均费率在1%以下,降低科技型企业等市场主体间接融资成本。四是优化科技金融服务。依托“长江渝融通”线上融资服务平台设立“科企快贷”专区,2023年末,已有4150家科技型企业通过线上融资服务平台获得贷款近200亿元。
(三)构建全链条孵化培育体系。一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打造金凤科创园,提质发展“6+N”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全市高校院所以成果转化新设立科技型企业近1000家,累计赋权转化知识产权391项,转化合同金额4.1亿元。二是强化企业孵化培育。累计建成市级以上孵化器135家,其中国家级29家;市级以上众创空间384家。三是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以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等市级大赛为引领,开展科技企业进高校等活动,吸引1200余家企业参加赛事活动,推动10万人次参与创新创业。
(四)营造创新发展良好环境。一是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印发《重庆市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重点任务清单》,2023年已排查归集准入限制、隐性壁垒等问题线索15个,并全部督促整改到位。二是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实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54次、涉外调解案件76件,知识产权纠纷调解1.6万件。三是服务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持续开展“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服务月”系列活动,举办科技创新指数100强民企线上展播等活动。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以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为引领,推动政策、资金、项目、平台、人才等关键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推动民营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持续加大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财税支持力度。一是不断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改革,建立重点产业定向征集、科技领军企业重点征集的动态技术需求征集机制。二是实施企业“揭榜挂帅”项目,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全年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项目1000项以上,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0项以上。三是积极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各类科创政策落实落地。四是支持民营科技型企业牵头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五是构建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动“智汇攻关”“科企智服”“成果快转”等数字化应用上线。
(二)疏通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金融通道。一是按照“边申报创建、边改革创新”的原则,积极申创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投贷联动贷款”等专属信贷产品服务。二是加快推进种子基金改革,推动种子基金专业化运行管理,加强对初创科技项目投资力度。探索开展“政银联动服务企业创新”改革试点,构建数字为纽带、项目为引导、信贷为支撑、企业为主体的“数字+项目+信贷”服务模式。探索开展 “拨改投”改革试点,将先期投入的科技经费后期转为股权,支持企业成长后以“适当收益”原则逐步退出。三是发挥40亿元渝深科创母基金作用,采用母子基金模式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开展投资。四是完善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运行机制,健全风险补偿基金补充机制,优化知识价值信用评价模型。持续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扩面增量。
(三)优化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加快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培育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二是深入推进“双倍增”行动计划,构建中小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实施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企业科技特派员团行动。三是完善重庆市技术要素公共平台功能,加快建设重庆市技术转移研究院。
(四)营造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一是推动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争创国家级中心,落实《重庆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实施方案》,开展“铁拳”“蓝天”等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二是完善与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民间机构的交流机制,鼓励企业运用国际规则和标准维护合法权益。三是落实《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持续开展“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服务月”、科技企业进高校、科技成果进区县等活动。
此复函已经明炬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2024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