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5895317/2024-00083 | [ 发文字号 ] | 渝科局函〔2024〕281号 |
[ 主题分类 ] | 科技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科技局 | ||
[ 成文日期 ] | 2024-10-12 | [ 发布日期 ] | 2024-10-12 |
[ 索引号 ] | 11500000MB15895317/2024-00083 |
[ 发文字号 ] | 渝科局函〔2024〕281号 |
[ 主题分类 ] | 科技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科技局 |
[ 成文日期 ] | 2024-10-12 |
[ 发布日期 ] | 2024-10-12 |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0797号提案答复的函
田盈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科技特派员更好赋能乡村振兴的建议》(第0797提案)收悉。经与市委组织部、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农业农村委、市林业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市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注重项目、平台、政策、标准和培训“五个统筹”,实现管前管后、线上线下、扶贫扶智、派出派入、市内市外“五个协同”,站位越来越高、队伍越来越强、影响越来越大、成果越来越多、模式越来越先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认识不断深化,站位越来越高。我市将科技特派员定位为农业农村科技发展的“轴心点”,纵向上打造“技术创新+应用场景+产业孵化+科技服务”一条龙创新创业平台体系,建设了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建立了22家农业科技园区、44家星创天地、88家专家大院,积极创建渝北农高区,支撑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横向上以科技特派员为主体实施“创制特色优质新品种”“支撑山地绿色高效种养”“农产品现代化加工”“引领未来农业发展”4大板块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从“一粒种子”到“一桌饭菜”全链条技术创新体系。去年共计支持经费9585万元,集成先进技术构建完善的现代产业技术链条,促进科技、资金、管理、信息等生产要素向产业聚集。
(二)队伍不断壮大,能力越来越强。我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始于2004年,主要有国家“三区”科技人才、市级科技特派员、区县级科技特派员三个层级。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技人才为主体、以科技成果为纽带,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中取得明显成效。2023年全市选派国家“三区”科技人才337名、市级科技特派员1000名、区县级科技特派员1479名,包括农业种养殖、人工智能、工业设计、文化教育、乡村治理、法律咨询、医疗卫生等各领域。科技特派员直接服务于全市908个乡镇、3237个村、4554家经营主体,辐射带动10万多户农户。
(三)机制不断健全,影响越来越大。出台了《重庆市市级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完善科技特派员注册、选派、组织、服务、考核等。探索多种科技特派员的服务方式,按照“一区(县)一团一业”的思路,设立科技特派员团队专项,立项支持巫溪县“巫溪养鸡产业升级技术集成与应用”、酉阳县“酉阳优质甜糯玉米新品种引进培育暨产业化开发”和彭水县“红豆杉产业链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等科技特派员团队项目共52项,支持经费4000万元。为做好国家科技特派团的规范管理,我们及时配合市委组织部出台《重庆市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管理办法》,组织城口、巫溪、酉阳、彭水4个国家科技特派团开展畜牧、果蔬、粮油、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的技术帮扶工作。市科技局将国家科技特派团的21个产业98名专家全部纳入“三区”科技人才和市级科技特派员范畴,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并组织国家科技特派团成功申报国家部省联动科技项目《重庆典型山区高效特色种养殖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开展核心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支持经费2400万元。
(四)模式不断完善,成效越来越多。为推进精准帮扶,建立了“1名市级科技特派员或国家三区科技人才+1家企业或合作社”的“一帮一”结对帮扶模式;组建区县科技特派团,搭建国家“三区”科技人才、市级科技特派员、区县级科技特派员的帮带关系,拓宽服务范围,辐射带动全域产业振兴;聚焦攻克产业链薄弱环节,探索“科技特特派团+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大户”的技术团队服务模式,“互联网+平台+农业”的服务咨询、培训、营销模式,打造有影响力的人才品牌。2023年,开展“三进五覆盖”行动,即组织科技特派员进园区、进乡村、进企业,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乡村治理全覆盖,成效显著。全市科技特派员开展线上指导2.4万次,“一对一”农业科技服务3.03万次,解决技术难题3053项,发放技术服务“小册子”22.49万份,推动科普信息6501条,推广先进适用技术1545项,引进推广新品种1624个,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百姓家。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全市“416”科技创新布局,把科技特派员作为科技创新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突出新模式、新组织、新机制、新动能,通过高效能的组团帮扶模式、高水平的利益共同体、高质量的激励保障机制、高科技的数智应用平台,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让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突出新模式,建立高效能的组团帮扶模式。一是积极对接各市级部门,将符合条件的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产业指导组等选派为科技特派员。二是优化区县级科技人员选派,扩大科技特派员覆盖面。三是优化“主导产业-科技需求-特派员对接-成果应用”相衔接的选派制度,构建科技特派员与专家服务团、第一书记等高效协同机制,开展“组团式”帮扶,针对性服务乡镇、产业和区县经济创新发展。
(二)突出新组织,建立高水平的利益共同体。一是完善政策,鼓励科技特派员以技术、科技成果折价入股,按股权分享经营利润。二是建立健全科技特派员创业保障机制,提升科技特派员的产业带动效应。
(三)突出新机制,建立高质量的激励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多方协同考核机制,加快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得利、特派员受益、社会发展。二是开展科研评价体制改革,将科技特派员工作与职称评聘、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相挂钩,调动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农村科技服务注入蓬勃创新动力。
(四)突出新动能,建立高科技的数智应用场景。整合各级科技特派员数字化平台,建立与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数字平台的连接通道,通过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流程再造,支撑人才链、产业链、技术链一体贯通。
此复函已经明炬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2024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