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MB15895317/2020-00778 [ 发文字号 ] 渝科局函〔2020〕124号
[ 主题分类 ] 科技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科技局
[ 成文日期 ] 2020-04-10 [ 发布日期 ] 2020-09-16
[ 索引号 ] 11500000MB15895317/2020-00778
[ 发文字号 ] 渝科局函〔2020〕124号
[ 主题分类 ] 科技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科技局
[ 成文日期 ] 2020-04-10
[ 发布日期 ] 2020-09-16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137号建议的复函

日期:2020-09-16

龙冯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给予有规模有意愿的技术型民营企业重点专项研发投入支持的建议》(第1137号建议)收悉。经会同相关部门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财政科技投入连年保持较快增长,确保了财政科技投入只增不减。“十三五”期间的2016-2019年,全市财政科技累计投入258.86亿元,年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增幅。2019年,面对收支矛盾,我市通过压减一般性项目支出,新增10亿元继续加大对科研投入,激励引导作用将进一步显现。2019年,预计我市全社会研发经费将达到460亿元,同比增长12.1%。在我市的财政科技投入中企业是支持重点,据不完全统计,市级部门设立了多个针对创新不同环节的企业专项,激励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研发创新。

(一)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019年,出台重庆市激励研发投入实施方案,重点培育以企业为主的创新主体。一是加大对龙头企业、双百企业、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研发战略性新产品的支持,惠及51家企业,带动了企业研发投入11.3亿。二是修订研发准备金奖励政策,扩大惠企覆盖面。2019年,全市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企业2135家,同比增长65%,研发准备金预算金额440.6亿元,增长16.7%;三是

积极培育潜在优势创新主体,以科技创新券方式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企业购买科技创新服务和融资辅导服务,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投入财政资金近3000万元。持续实施科技型企业专项,对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企业、科创板挂牌企业以及有研发投入的企业,以项目方式给予研发专项补助,投入财政资金近1.2亿元。

(二)强化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一是在数字经济、智能产业领域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培育,新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78家,同比增长27.3%,累计达822家;新增企业市级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13家,增长35.1%,累计达50家。二是加快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围绕大数据智能化相关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引进央企打造高端研发平台,累计认定2家企业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其成为全市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力量。

(三)强化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指导。一是修订重大新产品研发成本补助政策,加大了对高附加值产品和集成电路行业的鼓励,推动218家企业387个重大新产品获后续研发支持,新增销售收入84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产品103个、10亿元以上产品18个。二是持续开展技术创新目录指导,围绕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编制三批产业技术创新指导性项目推荐目录,共立项近2200个。

(四)强化企业科技金融支撑。一是深入推进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积极探索轻资产科技型企业中长期债权融资模式。目前,改革试点促成合作银行累计为2700余家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80亿元以上,民营科技企业均占99%以上。二是充分发挥创业种子投资、天使投资等政府引导基金作用,不断完善覆盖民营科技型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融资需求的创业投资体系。目前,三支基金已参股组建子基金84支、总规模222.77亿元,投资项目1196个、投资金额148.18亿元,其中90%以上支持对象为民营科技企业。

二、下一步打算

各部门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整合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一)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一是加大人员激励,调整科技发展资金支出结构,科研项目资金重点用于激励科研人员绩效支出;二是加强评价引领,在项目申报和资金申请中将企业研发投入、建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的情况作为重要评价指标;三是加强区县联动,推动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向研发投入带动性强、有效调动企业积极性的区县倾斜,引导建立区县级企业研发机构管理体系,加强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建研发机构的引导,充分调动区县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主动性。

(二)推进企业建设研发机构。一是实施规模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计划,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民营龙头企业当中,大力推动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企业研发机构,弥补行业研发机构短板。二是引进一批高端研发机构。面向产业技术需求,积极引进世界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央企业和国内外先进研究院所在我市研发机构集聚区设立高端研发机构,形成一批有溢出效应的研发机构引领示范榜样,推动我市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提升。三是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推动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工业大数据等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围绕产业整体布局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在民营的独立法人新型企业研发机构和龙头企业中,建设一批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三)助推企业科技成果转化。2020年3月,《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经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修订通过。条例注重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宣传和贯彻落实新修订的《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和市场规律,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服务机构和科技人员共同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市场与体系。

(四)持续推进科技金融创新。加快完善涵盖股权投资、债券融资和资本市场募资的多层次创投体系,大力培育引进创投机构、创投团队和天使投资人,进一步放大种子投资、天使投资等政府引导基金作用,深入推进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为包括实体制造型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给予中长期融资支持,助推我市民营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市科技局还将研究起草《重庆市科技型企业成长工程实施方案》,集成政策资源和创新要素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民营科技企业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着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支持民营科技企业持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复函已经许洪斌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反馈在回执上,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2020年4月1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