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MB15895317/2021-00217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科技、教育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科技局
[ 成文日期 ] 2021-07-16 [ 发布日期 ] 2021-07-16
[ 索引号 ] 11500000MB15895317/2021-00217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科技、教育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科技局
[ 成文日期 ] 2021-07-16
[ 发布日期 ] 2021-07-16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799号建议的复函

日期:2021-07-16

符明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我市应加快布局“量子+N”产业生态链的建议》(第0799号建议)收悉。经与市经济信息委共同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量子科技创新发展情况

(一)谋划量子科技创新发展路线。

一是出台《重庆市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渝府发﹝2020﹞18号),明确将量子通信网建设、量子通信安全加密服务应用等内容作为重点内容进行部署,并将重庆–成都、重庆–武汉等地量子通信干线网络作为全市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进行跟进和调度。二是发布《重庆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渝府办发﹝2020﹞78号),明确提出超前布局量子智能计算等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研究,开发量子计算等国产化智能计算软件,增强我市在量子科技领域的基础创新与软件研发能力。

(二)组织实施量子科技科研项目。

一是近五年,我市在量子科技领域共获得国家级项目支持17项、经费2087万元;省部级项目57项、经费11204万元,其中,市科技局支持相关项目43项,经费1007万元。二是项目化、清单化扎实推进人工智能试验区建设,围绕突破“卡脖子”技术、加强典型场景示范、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人工智能社会实验,通过公开、定向、会商等形式征集人工智能重大示范项目759项,其中,重庆声光电牵头建设的智能芯片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入选人工智能试验区重大项目备案库,该项目拟建立量子计算基础器件研发工艺平台与测试平台,提高我市量子计算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加工与测试能力。

(三)强化量子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组织全市量子产业科技创新重点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开展量子产业技术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重庆声光电以“量子通信核心光电器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为主要依托平台,在单光子探测器、相位电光调制器和单光子源方面取得突破,为“京沪干线”等量子保密通信工程配套单光子探测器5600余只,实现销售1500余万元。二是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设计建立了液氦低温量子光学实验平台,实现了光子测量设备之间的界面集成自动控制,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为低维量子材料生长、低维量子材料微区定点转移、器件工艺等方面研究,提供了完备的科研支撑。

(四)夯实量子科技创新平台支撑。

一是依托重庆市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超算中心、数据中心、量子通信、工业互联网等前沿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邀请有关专家遴选形成“人工智能十大新基建”项目,其中,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建设工程项目京汉干线延长线汉渝成干线重庆-成都段项目入选。该项目拟建设重庆-成都段约350公里的地面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通过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的建设,可推进保密通信技术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升级。二是我市正在筹建量子科技相关大科学装置1个(重庆大学超瞬态实验装置),拥有相关研发平台共9个,其中,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量子通信核心光电器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跨尺度制造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重庆市石墨烯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他平台6个。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

下一步,我们结合您提出的增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构建“量子+N”产业生态链、布局重大量子科研项目等建议,拟从量子科技战略布局谋划、人才团队引育、开放协同创新等方面着手开展有关工作。

(一)加强量子科技发展战略谋划布局。

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抓住当前机遇和未来发展趋势,将量子科技纳入我市“十四五”期间和未来更长一段时间的优先支持研究领域,统筹相关资源给予重点支持。二是整合优化我市量子科技领域优势创新资源,争取在渝建设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重庆网络节点;三是利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契机,重点布局建设量子科技领域国家级和市级科技创新基地,在市级重点实验室布局方面向量子科技方向倾斜。四是构建“量子+N”产业生态,推进量子信息技术在生物医药、智能传感、定位与成像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二)大力引进培育高水平人才团队。

在我市重庆英才计划遴选等方面,重点支持量子科技领域人才发展,支持培养一批以中青年科技人才为主、充满创新活力的量子科技研究团队。围绕量子科技前沿方向,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加强量子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投入,支持一批产业类、探索类重点项目。

(三)加强协同创新与开放合作。

进一步整合我市优势创新资源,引导更多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开展量子科技基础研究、应用研发和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加强重庆声光电、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单位与国内外量子科技领域优势科研单位的交流合作,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开展联合攻关等,提升我市量子科技相关领域创新水平。

此复函已经局领导许洪斌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2021年4月1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