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MB15895317/2025-00028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科技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科技局
[ 成文日期 ] 2025-05-23 [ 发布日期 ] 2025-05-23
[ 索引号 ] 11500000MB15895317/2025-00028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科技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科技局
[ 成文日期 ] 2025-05-23
[ 发布日期 ] 2025-05-23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472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2025-05-23

白一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第0472号)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国资委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要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两条腿走路”、要打好成果转化“组合拳”、要让科技人员拥有更多获得感3个建议事项均已采纳。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两条腿走路”事项

聚焦“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牵引,从项目源头提升科技成果质量。一是突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市科技局持续实施“5+8”重大(重点)专项,3年来累计支持科技攻关项目611个,总投入超90亿元,其中财政投入近18亿元,带动社会投入超72亿元。二是突出“四链”融合。市国资委建立“四链”融合项目生成机制和遴选机制,推出首批105个“四链”融合项目,推动市属国企与龙头企业、科研院所深化合作,着力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到创新成果产业化堵点卡点。三是突出产业发展需求。市经济信息委以企业为主体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累计培育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9家,新增国家级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13个,打造产业技术创新典型应用场景63个,培育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产品164个,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提高至1.82%、创历史新高。

二、关于打好成果转化“组合拳”事项

成立市委科技委,加大科技政策统筹力度,推动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市经济信息委等部门在政策、机制和服务上协同发力,加强成果转化。一是完善政策供给。出台《重庆市科技成果高效转化行动计划(2024-2027年)》《重庆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行动计划(2025—2027年)》《重庆市中试平台认定管理办法(暂行)》等文件,完善成果转化政策体系。二是深化机制改革。推动解除束缚科技成果转化堵点、难点,市科技局在全市11家试点单位开展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科技成果“以权代股”“先使用后付费”、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技术转移职称评聘等五项机制改革。其中,科技成果“以权代股”改革试点已授权科技成果61项,其中50项科技成果实现转化、转化金额超7000万元。三是加强全周期服务。打造从科技型企业孵化、创新成果转化到产业链补链强链的造血式产业培育新模式,持续深化科技金融改革,设立种子基金、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等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引导社会力量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投入。

三、关于让科技人员拥有更多获得感事项

一是增强成果转化获得感。在职务晋升方面,支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办企业,业绩突出且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优秀档次的,不占人事关系所在单位考核优秀比例。在职称申报方面,按照《重庆市技术经纪专业职称申报条件》政策要求,累计评价89名技术经纪专业高级职称、167名中级职称。在奖励评选方面,鼓励对取得高水平成果的科技人员发放一次性激励报酬,不纳入单位绩效工资管理。二是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市科技局持续打造高能级品牌赛事和特色成果转化活动。举办首届“渝创星火”重庆科技成果转化大赛、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及创新挑战赛等品牌赛事活动,2024年,开展科技企业进高校、科技成果进区县等对接活动14场,推介470余项成果,发布260余项需求,达成初步合作意向20余项。

此答复函已经明炬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场景进行评价。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4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