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MB15895317/2018-00563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科技局
[ 成文日期 ] 2018-08-15 [ 发布日期 ] 2018-08-15
[ 索引号 ] 11500000MB15895317/2018-00563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科技局
[ 成文日期 ] 2018-08-15
[ 发布日期 ] 2018-08-15

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0714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18-08-15
  王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引导和促进金融科技&金融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提案》(第0714号提案)收悉。经与市金融办、南岸区政府等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诚如您在提案中所说,金融科技及金融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迅猛发展,正加速推动传统金融产业创新和升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市科委高度关注金融科技及金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充分运用项目、资本、平台等多种支持手段、助推金融科技和金融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化发展。
  一、集聚科技项目资源,支持金融人工智能技术创新
  2017年,市科委启动人工智能重大主题专项,围绕金融人工智能技术等重点产业领域,加强技术研发、产业培育及示范应用,组织实施“人工智能金融服务系统研发及应用示范”等一批科技计划项目,有力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创新发展。我委还将进一步贯彻落实《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高度关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助推相关领域高质量发展。
  二、集聚科技金融资源,推动金融与科技加速融合
  我市已初步完成股权投资、债权融资和众筹募资三大科技金融体系布局,实现了科技与金融、技术和资本的有效对接,能够较好地引导和支持企业培育、产业发展。在股权投资领域,截至2017年末,创业种子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三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直接参股组建子基金72只,总规模达204亿元,引导全社会创投基金规模超过650亿元,投资项目616个,金额约105亿元,其中重庆项目406个,金额43亿元。
  在债权融资体系方面,依托“商业大数据应用+专利软件化评估”建立了知识价值信用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了基于知识价值信用评价体系的轻资产融资模式,实现了科技型企业融资轻资化、信用化、便利化,该评价体系的建立也是一种金融科技的有效应用。目前已在我市高新区、渝北区、永川区等7个区建立了规模11亿元的知识价值信用风险补偿基金,截止4月30日,通过合作银行累计为228家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6.2亿元(其中知识价值信用贷款3.05亿元,基于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叠加发放的商业贷款3.15亿元),首次获得银行贷款的科技型企业71家、金额0.87亿元。
  在众筹募资体系方面,2017年4月正式设立重庆OTC科技创新板,初步形成以知识价值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企业为重点、以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所需资本众筹为功能的新型资本市场众筹募资平台。我委将充分发挥科技金融对人工智能产业特别是金融科技及金融人工智能产业的引导和支持作用,为重庆培育重点人才,引进专项技术,为企业提供多渠道金融支持,为金融科技与金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与资金保障。
  三、集聚产业资源,充分发挥科技平台支撑作用
  一是启动建设重庆“智谷”。会同南岸区政府,依托科大讯飞等国家级人工智能技术领军企业,汇聚智能产业发展及智能化应用资源要素,打造集特色智能产业集聚区、数据智能运营平台集聚区、智能制造创新集聚区与智慧生活新城和智能化生态圈于一体的重庆“智谷”。力争到2025年,重庆“智谷”基本建成“三区一城一圈”,智谷辐射带动能级上新台阶,智谷形象全面全景展示,智谷品牌国内国际认可,带动智能产业总规模2000亿元,汇聚国内外知名智能企业30家,集聚全国性数据智能平台30个,引培国家级研发机构20家,涵养智能产业高端人才20万人。
  二是依托重庆大学、中科院重庆研究院、重庆信息通信研究院、中汽院等单位,建设大数据、物联网等一批智能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产学研深度融合。
  三是加强智能化创新平台布局,依托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四联集团、中科云丛等单位,打造了智能物流网络、数据与智能计算等80余个智能化技术创新平台,进一步发挥科技平台对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
  下一步,我委将会同市金融办、南岸区政府,实施金融大数据应用工程,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和装备,整合线上与线下、内部与外部数据,全力打造数字普惠金融,促进金融科技产业发展。
  一是加快推进重庆智谷建设。着力构建部市院区四方联动机制,搭建市区两级、多方参与的建设推进协调机制,推进中国智谷(重庆)建设。如针对人工智能企业培育,开展引进知名创投机构行动,结合南岸区人工智能产业等各区县重点产业方向,与区级政府开展合作,有针对性地对接引进创投机构与人才、整合创新政策与资源,助推企业培育与产业发展;再如针对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协调市财政局、市教委,研究市级财政对“人工智能学院”办学进行支持,促进人才培养。
  二是不断优化政策体系。加强顶层设计,按照“互融互促、相互支撑”的原则,加快研究制定支持金融科技与金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产业为引领,调动资本积极性,吸引大量创投资本,引导社会资本、私募基金等参与智能产业、大数据智能化应用项目建设。创新基金运作模式,研究探索政府基金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组织架构,设立产业股权投资和创业种子投资等各类投资基金,加大对大数据智能化相关项目倾斜支持力度,鼓励龙头骨干企业、产业创新联盟牵头成立市场化的智能产业发展基金。主动开放本地智能化应用市场,“适配性”设计和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新模式,助推智能产业提速发展。
  三是促进人才培养。聚焦金融等重点行业、关键技术、核心资源的智力需求,营造院所育才、平台聚才、产业引才、项目揽才、环境留才的良好生态。用足用好“鸿雁计划”“两江学者”“特支计划”等人才政策,加大大数据和智能化人才队伍引进培养力度,以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高校院所为主体,引进培育一批大数据和智能化领域“高精尖缺”人才和团队,实现各类在线开发人才几何级增长集聚。探索校企合作引才育才模式。引进一大批大数据和智能化领域研发和创业团队来建立研发平台和创业公司。打造优质人才服务体系,一揽子落实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家人就医等配套政策,为智能产业发展持续提供人才动力。
  四是加强数据安全监管。落实大数据智能化环境中防攻击、防泄露、防窃取的监测、预警、控制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加强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军工科研生产等信息的保护。健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应急管理等制度,强化数据中心、大数据平台、物联网平台、智能化服务商等的安全评测、防护、监测、预警和评估。做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提升工作,提升大数据智能化环境下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此复函已经许洪斌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反馈在回执上,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8年5月21日
   联 系 人:吴曼嘉
   联系电话:67606458
   邮政编码:401147
   地    址:渝北区新溉大道2号重庆生产力大厦1502室
   (回执请寄市科委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