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MB15895317/2024-00102 [ 发文字号 ] 渝科局函〔2024〕303号
[ 主题分类 ] 科技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科技局
[ 成文日期 ] 2024-10-12 [ 发布日期 ] 2024-10-12
[ 索引号 ] 11500000MB15895317/2024-00102
[ 发文字号 ] 渝科局函〔2024〕303号
[ 主题分类 ] 科技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科技局
[ 成文日期 ] 2024-10-12
[ 发布日期 ] 2024-10-12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1012号提案答复的函

日期:2024-10-12

洪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科技创新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建议》(第1012号)收悉。经与市委组织部、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知识产权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情况

我市紧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目标,加快推进“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一)全面落实中央部署和市委要求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部署,联合出台《关于推动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联合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51项,新建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3个。召开全市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大会精神,出台《重庆市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行动方案(2023—2027年)》,制定《重庆实验室建设实施方案》和《重庆市高等学校前沿技术交叉研究院建设实施方案》。与科技部开展第五轮部市工作会商,确定5方面12项议题和6项具体合作事项,推动新增国家级科创平台12个,争取国家各类科研项目1121项、资金12.12亿元,分别增长9.9%、20.14%。

(二)全域科技创新发展取得新突破。科创核心承载区提速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加快建设金凤实验室,建成国家级孵化平台13个,累计引育市级以上创新平台330个;两江协同创新区加快筹建明月湖实验室,开工建设“中国复眼”二期,累计引进新型研发机构50家;广阳湾智创生态城高标准打造迎龙创新港,入驻重庆脑与智能科学中心、重庆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基地等创新平台。高能级科创平台提质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全部重组成功,以合作共建方式新增2个,新增4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到48家,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平台累计达到114家。区县科技创新多点发力。丰都、石柱入选全国创新型县,九龙坡、巴南、涪陵、大足、綦江5个产业获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

(三)重大科技前沿和关键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基础研究原创成果不断涌现。获批国家基础研究项目1052项、直接经费6.56亿元。取得基础研究重大成果近40项,国际首次利用三维透射电镜揭示纳米金属塑性变形微观机制并在《Science》发表。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硕果累累。实施人工智能等5个重大专项和新材料等8个重点专项,设立项目137项,布局解决关键技术问题311项、“卡脖子”技术问题60项,总投入39.8亿元。全球首款18MW级全集成式中速海上风电机组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产业化实现突破。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71家、新增科技型企业15535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分别达到7565家、58524家,分别增长19.2%、36.1%。西山科技、智翔金泰在科创板发行上市、累计达到3家。

(四)科技人才引育服务取得新突破。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加大。出台实施全球顶尖人才引进“渝跃行动”,采取“一人一策”、量身定制方式引进支持全球顶尖人才来渝创新创业,首批确定支持6人。联动实施新重庆引才计划,吸引来自18个国家(地区)403人申报。获批开展全国首批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试点,成功入选海外引才储备项目试点省市。人才培育成效逐步显现。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新增国家级科技人才32名,研发人员总量超过24万人。人才发展环境逐步优化。深化开展“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助科技工作者作贡献”,支持青年科研人员挑大梁、担重任,全市1/4以上市级科技专项由40岁以下科研人员担纲领衔。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下一步,我局将充分吸纳您提出的建议,聚焦“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着眼于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抓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完善科技创新布局。构建“4+5+M+N”创新体系。聚焦生命健康、数智科技、新材料、绿色低碳等领域,加快建设金凤实验室等四大重庆实验室,打造高校前沿技术交叉研究院。谋划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在智能制造等领域创建全国重点实验室,创建卫星互联网应用、轻金属等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创新药物、精准医疗、绿色制造、智慧农业等领域重点打造一批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重大平台。提升全域科技创新能力。高水平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和广阳湾智创生态城。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优化调整我市基础研究领域布局方向,加强脑科学、量子科学、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前沿性、原创性、引领性基础研究,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

(二)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资源和要素向企业集聚。以重大科技创新攻关任务为载体,以大企业带小企业,形成产业创新综合体,支持企业牵头重大(重点)科技专项。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加快构建包括信贷、债券、股票、保险、创业投资、融资担保在内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在新兴领域、未来产业和新模式新业态企业的引育,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推动科技成果商业化产业化。加快筹建重庆市技术转移研究院,重组升级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加快建设金凤科创园和明月湖科创园,提质发展大学科技园和环大学创新生态圈。

(三)集聚科技创新人才。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加快建设“双一流”高校,积极引导市属高校向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发展,大力推动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前沿学科发展,着力推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培养更多创新性、适用型人才。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培养计划,提高青年人才领衔重大科技任务实施、重大基地平台建设的比例,支持青年科技人员“挑大梁、担重任”。加大优秀科技人才引进力度。深入实施好“渝跃行动”“新重庆引才计划”,集聚更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四)优化创新生态环境。纵深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抓紧推进地方科技管理机构改革,带动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深化科技项目管理、科技资源配置、创新资源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引育、科技金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促进科技、产业、财税、金融、教育、人才等政策协同,形成支持创新的基础制度。加快数智科创建设,推进“一件事”场景应用,提升科技治理能力,构建全社会创新网络,促进科技资源高效利用。构建协调创新的开放格局。

此复函已经明炬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2024年5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