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MB15895317/2025-00052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科技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科技局
[ 成文日期 ] 2025-05-23 [ 发布日期 ] 2025-05-23
[ 索引号 ] 11500000MB15895317/2025-00052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科技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科技局
[ 成文日期 ] 2025-05-23
[ 发布日期 ] 2025-05-23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 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905号提案答复的函

日期:2025-05-23

田盈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的建议》(第0905号建议)收悉。经与市委金融办、市人力社保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一是强化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引导。持续组织实施人工智能、核心软件等市级重大(重点)科技专项,立项项目152项、支持财政经费6.13亿元,布局解决关键技术问题304项,带动社会投入近21亿元。市科技局印发《企业科技攻关联合行动计划实施办法(试行)》,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联合攻关。二是落实鼓励创新税收政策。市科技局联合重庆市税务局等部门开展涉企科技创新政策宣传,2024年宣讲80场次,服务企业5000家次,先后对5.1万家次企业线上精准推送政策。2023年,7278家企业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税98.3亿元,2801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减税50.63亿元。三是支持市属国有企业全面创新。累计培育国有科技型企业221家、高新技术企业158家,较“双倍增”计划实施前分别增长38%和30%。推出首批105个“四链”融合项目,计划投资总额34亿元。发挥科创专项资金引导撬动作用,1.5亿元科创专项资金撬动国有企业研发投入超3.5亿元。

(二)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话语权。一是支持企业牵头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截至2024年底,由企业牵头建设的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市级以上科技平台基地1216家。二是增强企业在科研项目实施中的主导权。以市级重大(重点)科技专项为牵引,布局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企业提出技术需求、牵头(参与)实施科研项目、获得财政资金支持、投入研发资金的占比均超过70%。三是与企业设立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支持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星网网络应用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与市科技局共同出资设立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围绕企业和产业发展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吸引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与答题,推动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三)提升企业创新要素集聚能力。一是支持企业吸引创新人才。开展企业科技特派员团行动,从高校、科研院所选派科技人员入驻科技企业开展服务,已签约入驻240个团队。举办“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百万人才兴重庆”“全球人才云聘会”等活动,助力企业等引进科技人才近3000人。二是大力推进科技金融改革。开展“政银联动服务企业创新”改革试点,上线10家银行20余款金融产品。修订种子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确定投资项目30个、金额2995万元。截至2024年底,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7033亿元、同比增长43.4%。三是推动科研仪器设备共享,推动川渝两地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向企业开放共享,支持企业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创新活动。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积极落实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支持企业每年从营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研发准备金。落细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科技创新政策,企业投入基础研究支出按国家相关规定给予100%加计扣除,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宣讲力度,向企业宣讲申报流程、政策享受要求,指导企业真实、规范填报,积极享受创新政策带来的发展红利。以“四链”深度融合为牵引,滚动推出引领带动力强的科技创新项目,力争全年市属国企研发投入增长8%以上。

(二)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在全市科技发展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及重大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更多吸纳科技领军企业参与决策,升级改造重庆市科技专家库系统,提高市科技评审专家库中企业科技专家的比例。印发《重庆市产业创新综合体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建成综合体10个以上。积极引入卫星互联网、集成电路等领域龙头企业参与空天信息实验室、汽车芯片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投资建设,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创建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深入实施企业科技攻关联合行动计划,健全企业创新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攻关机制。

(三)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深入实施“渝跃行动”和新重庆引才计划,选派企业科技特派员团,打造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百万人才兴重庆”等引才品牌,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助力企业引进科技人才。大力推广运用创新积分制、优化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运行机制,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进一步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优化国有基金考核指标,加大重庆市种子基金项目投资力度,培育耐心资本。向企业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盘活基础设施、大型仪器设备等,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

此复函已经明炬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4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