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5895317/2025-00058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科技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科技局 | ||
[ 成文日期 ] | 2025-05-23 | [ 发布日期 ] | 2025-05-23 |
[ 索引号 ] | 11500000MB15895317/2025-00058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科技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科技局 |
[ 成文日期 ] | 2025-05-23 |
[ 发布日期 ] | 2025-05-23 |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 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901号提案答复的函
雷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构建科技企业全周期培育体系,有力支撑双倍增科技企业高新企业量质提升的建议》(第0901号)收悉。经与市委金融办、市经济信息委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完善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出台重庆市科技领军企业培育行动计划政策文件,提出8个方面24条支持举措,遴选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对象10家。深入推进“双倍增”行动,2024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292家,总数达到8837家、同比增长15.98%,科技型企业总数达到69820家、同比增长19.3%。实施“小巨人”“独角兽”“鲲鹏”“瞪羚”计划,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2家、总数310家,新增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家、总数16家,新增独角兽企业7家。
(二)增强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以实施市级重大(重点)科技专项为牵引,组织实施科技攻关项目1000余项,布局解决关键技术问题850余项,企业提出技术需求、牵头(参与)实施科研项目、获得财政资金支持、投入研发资金占比均超过70%。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1.82%、西部第1。培育高端产业创新平台,建成国家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1家。截至2024年底,全市企业牵头建设的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基地数量超过1200家。
(三)优化企业创新生态。探索建设“教育+人才+科创+产业”的明月湖生态模式,新建明月湖科创园特色园区2个,新增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4个、累计10个,建成市级以上孵化器114家,培育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154个。大力推进重庆市种子基金改革,突出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资项目30个、金额近3000万元。建立各类股权投资接续投资模式,投资项目1348个、金额452.8亿元,分别增长13.6%、10.9%。大力推进科技信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现47.94亿元,发行科创票据14支、110亿元,发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83笔、金额8.3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7033亿元,同比增长43.4%。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强化科技企业梯度培育。实施科技领军企业培育行动,构建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建立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库,遴选一批科研投入高、领军人才优、技术产品强的骨干企业予以重点培育,“一企一策”打造一批“渝字号”科技领军企业,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建设创新综合体、创新联盟,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提质提速“双倍增”行动,抓好小微科技企业孵化、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推动政策、资金、项目、平台、人才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加大新兴领域、未来产业和新模式新业态企业的培育,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分别突破1万家和7.5万家。优化企业协同发展机制,力争孵化硬科技企业50家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家以上。
(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支持企业承担市级重大(重点)科技专项,开展企业科技攻关联合行动计划,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85%以上。深入推进企业科技特派员团行动,畅通校企、院企人才双向流动渠道。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强化“订单式”人才培养,培育壮大产业创新人才。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建设产业创新综合体,2025年力争建成综合体10个以上。
(三)加快科技企业生成孵化。加快复制推广“教育+人才+科创+产业”的明月湖科创园模式,完善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技术转移等平台建设,构建技术经纪人、投资经理人等“四支队伍”创业陪跑支持体系。放大研究院经济示范效应,建设“产业生成+成果转化+技术创新+专业服务”研究院经济矩阵体系。以“四链”深度融合为牵引,滚动推出引领带动力强的科技创新项目,聚焦补链、延链、强链,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全年到位资金增长8%。
(四)持续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加快建设三级贯通、一键认定的“科企智服”应用,通过数据归集共享、测评筛选等数字化手段,精准识别、服务科技型企业推动科企申报从“填报制”向“确认制”转变。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着力打造“2+6”科技服务业集聚区,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和产业化商业化水平。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发挥种子、风投等基金作用,加大创新积分制、科技创新再贷款支持力度,健全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
此复函已经明炬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