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通知公告

关于征集重点领域技术创新需求的通知

来自: 日期:2025-07-01

各有关市级部门,区县(自治县)科技局,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科技主管部门,各相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全市科技创新大会部署要求,紧扣全市“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开展重点产业、行业关键技术攻关,市科技局常态化组织开展技术需求征集工作。结合2026年度科技攻关计划安排,近期拟集中征集一批重点领域技术创新需求,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本批次征集时间

需求单位填报截止时间:2025年7月20日;

推荐单位推荐截止时间:2025年7月25日。

二、征集方式

在线征集

三、征集要求

(一)技术需求应当结合重点产业、行业发展实际,针对性提出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攻关需求。鼓励并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发挥引领作用,牵头联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梳理制约产业、行业创新发展的难点问题,凝练关键技术问题,明确攻关目标并提出技术指标要求。

(二)技术需求主要内容应当明确需求的背景及战略意义,分析技术、产品现状,提出主要研究内容、核心技术的预期成果。其中,核心技术建议说明当前成熟度及预期完成进度,预期成果建议提出有核心技术参数的指标,有明确的产业化前景并列出应用主体和应用场景。

(三)技术需求有明确的攻关主体的,可以在攻关组织方式中明确。对推荐的优势技术单位,应当重点考虑在国内或市内具有明显创新优势和协同攻关能力强的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或者具备相应领域创新优势平台和人才团队的单位。

(四)需求单位愿意通过“揭榜挂帅”方式征集技术解决方案的,应明确对“揭榜”单位的基本要求和投入金额,“揭榜”单位应面向市内外征集。

(五)联合实施是指对于推荐的技术需求形成的相应项目,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区(县)政府可以与市科技局联合投入资金并组织实施,各方具体权利义务在项目立项后,在项目任务书中进行约定。推荐单位拟联合实施的,在选择“联合实施”后填写相应的投入金额。

(六)涉密领域技术需求不进行在线征集,按照涉密项目管理相关要求开展。

四、重点征集方向

(一)领域方向:人工智能专项重点征集智能驾驶、智能系统、空天信息、元宇宙、AI垂直大模型、AI for Science、AI智能体及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等方向技术需求;核心软件专项重点征集基础软件、科学智能软件、新型工业软件、汽车核心软件、新兴技术融合应用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等方向技术需求;生物医药重点征集脑机接口、智慧医疗装备、生物制造、新药创制、中医药现代化、生物安全、重大疾病防治等方向技术需求;高端器件与芯片重大专项重点征集车规级芯片、物联网芯片、人工智能芯片、生物信号采集/传感/处理芯片、高能效化合物器件和半导体特色制造工艺等方向技术需求;先进制造重大专项重点征集智能机器人、智能运载装备、超精密加工装备、智能检测装备、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绿色制造装备等方向技术需求;先进材料重点专项重点征集高端装备材料、先进光电材料、新型半导体材料、高分子与复合材料、信息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方向技术需求;农业前沿技术专项重点征集食品及农产品精深加工、智慧农业、生物育种、智能农机等方向技术需求;公共安全专项重点征集自然灾害及监测预警、交通安全与智慧运维、生产安全与事故防控、低空技术与安全保障、智慧警务与社会治理等方向技术需求;生态环境专项重点征集生态环境智慧监测与问题诊断、典型行业减污降碳、固定废物资源化利用、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质量综合提升、流域生态系统修复与生态屏障构建等方向技术需求;新能源专项重点征集非常规能源高效开发、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绿色氢能制储用技术、碳中和与过程节能技术、新型储能技术与系统等方向技术需求。

(二)组织方式:川渝协同等跨区域协同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青年科技人才领衔攻关、民营企业牵头或参与攻关。

五、征集程序

(一)各需求单位按照操作指南,登录“智汇攻关”数字化平台在线填写技术需求并选择推荐单位(需求单位操作指南详见附件1)。推荐单位须为相关市级行业主管部门或区(县)科技主管部门,只能选择1个推荐单位。

(二)相关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和区(县)科技主管部门按照操作指南,登录“智汇攻关”数字化平台,结合本行业、本区域重点发展方向,在线择优推荐技术需求。本批次技术需求,原则上国家高新区或有其他国家级创新平台的区(县)推荐名额不超过40项,其余各区县推荐的技术需求不超过30项;市级行业主管部门推荐的技术需求不超过20项(推荐单位操作指南详见附件2,推荐单位的登录账号信息由市科技局相关工作人员提供)。

(三)我局将分领域组织专家对征集的技术需求进行凝练整合,并作为2026年科技创新重大(重点)研发项目申报指南的重要来源。

六、联系方式

(一)各专项领域业务咨询电话

1.重大专项

人工智能专项           郑美娟  63073626

核心软件专项           张华山  65526483

高端器件与芯片专项     杨  威  67611512

先进制造专项           陈  涛  67513582

生物医药专项           张  弘  67515617

2.重点专项

先进材料专项           杨  梅  67513082

农业前沿技术专项       胡  林  67515693

乡村振兴专项           章  杰  67601408

公共安全专项           周正科  67611632

生态环境专项           周正科  67611632

新能源专项             周正科  67611632

人口健康专项           刘  奏  63059386

(二)系统技术咨询: 

“渝快办”账号注册咨询:023-87912832 

咨询电话:023-67035473、023-67605796


附件:1.重庆市技术需求征集系统操作指南—需求单位

    2.重庆市技术需求征集系统操作指南—推荐单位

     3.推荐单位及联系方式

     4.重点产业/行业技术创新需求征集表(供参考)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7月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